合成化学技术-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成化学技术-1,有机合成化学,合成化学,日本合成化学,合成化学期刊,高分子合成化学,合成化学杂志,新编有机合成化学,合成化学编辑部,有机合成化学试题

关于合成化学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有机实验设计和实验记录 叶绿素衍生物12-位甲基的空气氧化 有机实验记录形式 实验室安全: 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经常使用易燃、有毒和腐蚀性试剂。比如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溶剂易于燃烧;甲醇、硝基苯、有机磷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氰化物等属有毒药品;氢气、乙炔、金属有机试剂和干燥的苦味酸属易燃易爆气体或药品;氯磺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烧碱及溴等属强腐蚀性药品。同时,有机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的玻璃仪器易碎、易裂,容易引发伤害、燃烧等各种事故。还有电器设备等,如果使用不当也易引起触电或火灾。 实验室常见的事故:割伤、灼伤、中毒、着火和爆炸 中毒预防: 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或呼吸道接触有毒药品所引起的。在实验中,要防止中毒,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药品不要沾在皮肤上,尤其是极毒的药品。实验完毕后应立即洗手。称量任何药品都应使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接触。 使用和处理有毒或腐蚀性物质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并戴上防护用品,尽可能避免有机物蒸气扩散在实验室内。 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实验完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其毒性。 不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食物在实验室易沾染有毒的化学物质。 中毒处理: 一般药品溅到手上,通常是用水和乙醇洗去。实验时若有中毒特征,应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最好平卧,出现其他较严重的症状,如斑点、头昏、呕吐、瞳孔放大时应及时送往医院。 爆炸预防: 常压操作加热反应时,切勿在封闭系统内进行。在反应进行时,必须经常检查仪器装置的各部分有无堵塞现象。 减压蒸馏时,不得使用机械强度不大的仪器(如锥形瓶、平底烧瓶、薄壁试管等)。必要时,要戴上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 使用易燃易爆物(如氢气、乙炔和过氧化物)或遇水易燃烧爆炸的物质(如钠、钾等)时,应特别小心,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若反应过于猛烈,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冷冻和控制加料速度等。 第一章 进行有机化学反应的手段和方法 物质的加热 直火加热:在反应体系中无固体、无低沸点溶剂以及反应不需搅拌情况下,可用酒精灯、电炉隔石棉网或者电热套进行加热。 间接加热:为了保证加热均匀,经常选择热浴来进行间接加热。100℃以下选用水浴;100-250 ℃可采用油浴(豆油、硅油和液体石蜡等);更高的温度下可采用砂浴(300 ℃或者以上) 反应体系的冷却 0 ℃使用冰水浴冷却 -20 ℃时用食盐/碎冰(1:3),由于结块实际温度-5~-20 ℃. -50 ℃时用六水氯化钙/碎冰(10:8),实际温度-20~-40 ℃. 液氨可用于-33 ℃得体系冷却。 将干冰与适当有机溶剂混合,可得到更低温度;与乙醇混合为-72 ℃;与乙醚或丙酮可达-78 ℃。 液氮可冷至-188 ℃。 物质的干燥 液体的干燥 有机物的干燥通常将干燥剂直接与之接触,因而所用干燥剂不与该物质发生反应且不溶于该液体之中。 常用的干燥剂 无水氯化钙:用于烃类、醚类化合物的干燥。不适用于醇、酚、胺、酰胺,因为能与它们形成络合物。 无水硫酸钠(镁):中性干燥剂,不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酸性物质起反应,可干燥许多不能用氯化钙干燥的有机化合物。 氢氧化钠(钾):碱性干燥剂,一般用于胺类化合物的干燥。 金属钠:适用于已初步干燥的醚、烷烃、芳烃等有机化合物中微量水分的除去。操作时应将钠处理成钠丝或钠砂,干燥时应注意有氢气放出,所以应在瓶塞中插入一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使氢气放出而水气不至于进入。干燥完毕后应将残留的钠回收在煤油或二甲苯中保存,或者用无水乙醇处理后弃去,切忌直接倒入回收容器中,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各类液态有机物的常用干燥剂 干燥剂干燥:根据待干燥液体的性质,选用一定量合适的干燥剂(10mL/0.5-1g),加入盛有待干燥液体的锥形瓶中,密塞,震荡片刻,静置,视瓶壁上无粘附的干燥剂 颗粒且溶液清亮无气泡后,将干燥剂与溶液分离。 用干燥柱干燥: 有时所需干燥物质的量较少(如1 mL),如用干燥剂,干燥剂的吸附损失较大。可采用干燥柱干燥。将层析柱的出口处理好以后,将30mg活性氧化铝和200mg合适的干燥剂均匀填入柱内,制成干燥柱。 先用干燥溶液湿润柱体,再将溶有待干燥物质的溶液通过干燥柱,最后用少量干燥溶剂淋洗,除去溶剂后即得到干燥的物质。 该法干燥效果好,损失少,集干燥和分离于一体,特别适用于溶液的干燥 共沸干燥法:利用某些有机化合物(如苯和甲苯)与水共沸能形成共沸混合物的特点,加热蒸馏,在蒸除甲苯的同时

文档评论(0)

wd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