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os审.容的热载流子损伤及其与电离辐射损伤的关系
任迪远余学峰艾尔肯张国强陆妩郭旗范隆严荣良
(中科院新疆物理研究所83001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产加固N型哟S电容进行衬底热电子高场注入(s睢)及Y总剂量
辐照实验。特别是进行总;f|I量辐射损伤后的热载子损伤叠加实验,从微观氧化物电荷、
界面态的感生变化及其界面态的能量分布变化等角度研究比较了帅s结构热载子损伤特
性及与电离辐射损伤的关系.
关键词-06结构热载子电离辐射损伤氧化物电荷界面态
1.引言
自从MOS电路问世以来。其制造工艺水平一直在不断飞速发展,具体表现在规
模越来越大而单元电路尺寸却越来越小。目前微米器件已很普及,亚微米器件也并
不罕见,并以飞快的速度向纳米级器件迈进。但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也带来一
些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其中热载流子损伤问题最为严重,目前已成为微米、亚微米
vLSI器件急需解决的可靠性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Mos器件的热载子损伤将导致器件的跨道、阈电压、衬底电
流,以及栅极电流的退化.众所周知,这些参数同样也受电离辐射的影响,由此产
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器件的总剂量辐射损伤与热载予损伤是番具有,以及在何种
掰宣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有关短沟薄橱矾0s器件的热载子损伤与总剂量辐射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是目前
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虽然认为两种损伤都是由于电离辐射或热载子注入在
器f牛Si/SiOz界面感生的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引起的,大部分研究结果也认为两者在
▲
很多领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热载子感生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的机制,特别是在
热载子损伤与电离辐射损伤相关性的具体表现和表征上.仍有许多不清楚甚至分歧
的地方。
国内有关短沟薄棚黼器件电路的热载流子损伤效应机理和加固的研究,则还处
于起步阶段.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帮量辐照实验,特别是总剂量辐射损伤后的热载子损伤叠加实验,从微观氧化物电
堡迪远余学蜂艾尔肯等:MOS电容的热载流子损伤及其与电离辐时损伤豹关系
荷、界面态的感生变化及其界面态的能量分布变化等角度研究了麟结构热载子损
伤特性、机理以及与电离辐射损伤的关系,为抗热载子损伤与电离辐射加固技术提
供了科学依据。
2.样品及实验方法
实验样品为国产铝栅加固N型MOS电容。主要工艺特点是:1000X]中生长80hm
的栅氧化层,900(3的N2气氛中退火,电子束蒸铝.500℃台金退火,电容栅面积为
400ureX400m.每个片芯上各有三个胁嗡电容,用双列直插式管壳和柯饯台金封
装。
在同一批次生产的im(OS电容中.遴选初始参数基本一致的样品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进行s}吲时底热电子注入.样品栅、衬底间具体施加的电场强度为6.9WV/cm,
并随注入时间的增加。涮羹样品的高频和准静态c-v曲线;另一部分进行v总剂量
辐照实验。辐照剂量率为1.67Gy(Si)/s。辐照中样品栅、衬底同时接地,并同样随
辐照累积剂量的增加.测蠡样品的高频和准静态C-VlII线.对部分辐照至1000Gy(Si)
的样品,又进行了SHE实验。实验条件与测试过程与第一部分相同。商朔ic-v曲线在
l岍Z的高频下获得.准静态C_v的扫描速率约为5mv/s.
利用MOS电容的高频“StretchOUt”分离技术及高频一准静态c叫技术,可得
到哟S电容F-N高场注入或辐射感生氧化物电荷密度△Not、中带到强反型区的平均
界面态密度△Nit。及界面态在Si禁带中的能量分布¨川...
3.实验结果
图1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为实验样品的中带到强反型区的平均界面态密度△Nit
随s胚注入时间及随辐照累积剂量的变化关系。从图l可以看到,随F.N热载子注入
肘阗及辐照累积剂量的增加,△Nit都有所增加,只是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丽已。
图2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为实验样品感生氧化物电荷密度△Not随F-N注入时间及
随辐照累积剂量的变化芙系.从图2可以看到,在s强实验中,样品随热载子注入时
间的增加。△Not几乎保持不变,而在总剂量辐照实验中,随辐照累积剂量的增
加,样品的ANot却有所增加.两种损伤特性表显出一定的差异。
由于参照物(S腿注入时间与辐照累积剂量)的不同,我们无法直接从数量上
比较两种不同损伤的实验结果,但可以对比两种损伤在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