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治疗新药核酶的研究进展
核酶(ribozyme)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可通过碱基配对特异性地与相应的RNA底物结合,在特定的位点切割底物RNA分子,是一类很有希望的基因功能阻断剂,被形象地称为“分子剪刀”.它在抗病毒、抗肿瘤等领域的应用已有较深入的探讨 迄今所发现的核酶主要有类内含子、类内含子、RNA酶P的RNA亚基、锤头状核酶(hammerhead ribozyme)、发夹状核酶(hairpin ribozyme)及丁型肝炎病毒核酶(hepatitis dvirus ribozyme,HDV ribozyme)等.核酶结构主要分为锤头状结构、发夹状结构和假结样结构(pseudoknot structure)三类. 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是锤头状核酶和发夹状核酶.与反义寡核苷酸等相比,核酶作为基因治疗新药具有如下优点:1)一个核酶分子可切割多个病毒核酸分子.2)其作用是切断,不是单纯抑制,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小.3)与底物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因而有较好的特异性.4)针对多个靶位设计串状排列的核酶,可提高切割效率,减少变异病毒逃逸的机会.5)兼具反义抑制效果〔1〕. 人工设计核酶来特异切割病毒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HIV-)、肝炎病毒等,或切割肿瘤细胞mRNA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功,有的甚至已开始临床试用.在治疗遗传性疾病及研究发育生物学时,核酶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核酶抗肝炎病毒的研究 当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在内,效果均不理想.反义寡核苷技术、核酶技术等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有希望的抗肝炎病毒措施.目前人们已进行了核酶抗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以及HDV作用的研究.目前设计的核酶多为锤头状结构,少部分是采用发夹状核酶,大多数研究是在体外无细胞系中进行,但已证实核酶也可在细胞内发挥切割活性〔5〕. 抗HAV核酶 HAV感染呈急性过程,感染后多能顺利康复并获得持久保护性免疫,甲肝疫苗的预防效果也较好,所以抗HAV核酶的研究不多.针对HAV-RNA第599nt后的位点、两侧底物结合区各长8nt的锤头状核酶A-1,可将123nt长的底物(含HAV-RNA第533-633nt)切割成49nt和74nt两部分.靶位在HAV-RNA第796nt等后的核酶A-2能将长443nt的底物(含HAV-RNA第533-953nt)切割成157nt和286nt两部分.用两种核酶同时切割长433nt的底物,得到49nt、157nt、237nt、286nt、394nt 5个片段,故串联排列的核酶可更有效杀伤HAV〔6〕. HBV pgRNA中含有一加帽信号ε(encapsidation singal,ε),高度保守,对pgRNA的包装和逆转录十分重要.Beck等体外转录出含ε序列的长约170nt的底物,以pgRNA第3136-38ntGUC三体后的磷酸二酯键为靶位,设计4组锤头状核酶,在合适条件下,可切割60%~90%以上底物.进一步将Rz与ε共转染到HuH7细胞上,发现在细胞内Rz活性明显降低;而细胞溶解并用蛋白酶K消化和酚抽提后,又观察到明显的切割效应.此现象产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紫外交联(UV-cross-linking)实验提示细胞内某种蛋白质可与ε结合,妨碍核酶活性的发挥〔7〕. 抗肿瘤治疗 进入20世纪90年代,肿瘤的基因治疗受到广泛的重视.核酶能在特定位点准确有效地识别和切割肿瘤细胞的mRNA,抑制肿瘤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多形性恶性胶质瘤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实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可调控瘤细胞的生长.Ke等针对VEGFmRNA的5′第318nt和165nt作为靶位设计的锤头状核酶能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达到抗癌目的.郑燕芳等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 papillomavirus,HPV)16E6基因和18E6基因,设计相应的核酶,体外实验证明能准确、有效地识别和切割靶mRNA,可作为对HPV相关性肿瘤基因治疗的工具.毕锋等设计了抗胃癌c-erbB-2基因的特异性核酶,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并在裸鼠体内观察转染胃癌细胞的致瘤性,结果显示胃癌基因c-erbB-2产物P158的表达率被抑制达62%,生长速度被抑制达55%,表明c-erbB-2特异性核酶对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有明显逆转作用.近年发现端粒酶(telomerase)在恶性肿瘤细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Kanzawa〔17〕等将相应核酶分别加入人肝癌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