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经验研究质性和量化53401_1007191134097.pptVIP

社会科学经验研究质性和量化53401_100719113409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公管与政治研究方法研討班 質性/定性研究嗚呼哀哉 什麼是質性研究?不是量化囉? 什麼是紮根理論?也不清楚呢 什麼是深度訪談?“深度”好些吧 什麼是田野工作?你下田了嗎? 為何質性研究? 是否每晚收看 “冬季戀歌”? “冬季戀歌”是否曾喚起我们初戀的回忆? 是否喜愛 “冬季戀歌”劇中的人物? 什么决定我们选择哪种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經驗研究: 質性與量化 耿 曙, 上海财经大学公管学院副教授 skeng0731@ 講 授 大 綱 为何质性研究? 何谓質性研究:歷史與特徵 質性研究诀窍 1:參與互動 質性研究诀窍 2:解釋互動 質性研究的根本弱点:見解或誤解? 為何質性研究?现实角度 中国学者的優勢 经费-门槛 vs. 网络-理解 青年学者的优势 权威-广博 vs. 时间-亲见(調查,發言) 為何質性研究?本质角度 為何質性研究?深层-浅层问题 深层:深互动(交心)/小样本(推论) 浅层:浅互动(问卷)/大样本(外推) 问题性质:愿意坦白?如何沟通?能否掌握? 敏感问题、费力捕捉、细微差异 性格倾向:定性(敏锐) vs. 定量(组织) 干嘛質性研究? 社会科学/人類行為的解释/理论 自然科学 vs. 社会科学:理解人与物 “物”的動態: S - R 模型 (施力/反应) “人”的行為:S-O-R 模型 (刺激-诠释-意义-回应) 社會科學的解释/理解 行為背後的動機/意義 社會行為的理解:文化與規則 可解行為:外星/疯子,行為解讀 理解方式:“規則”作為解读依据(教父死鱼) 规则所在:文化 (共享意义) 行為意義的理解:共同建構 理解對象:意义? 主觀有隔、不断流動 理解方式:視域融合、营造文化 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詮釋理解-理论形式 Jurgen Habermas:不同知識形態 控制為目的:研究形式在建構理論 理解為目的:研究形式在詮釋意義 批判為目的:研究形式在揭露不義 社科質性研究:詮釋為本、理論形式,利用厚生 究竟什么是質性研究:歷史與特徵 質性研究的历史 夸大历史(哲学传统) vs. 誠實歷史(人类传统) 何谓质性? 质量前提:概念思辩、文献解读、历史记录(经验研究) 資料層次:非量化/质的资料(量化优势/不宜量化) 方法層次:实证(经验)而非实证主义(诠释) 質性與量化研究:理論觀點的對照 量化/實證方法觀 質性/詮釋方法觀 本體論 (研究對象) 現實是客觀存在的 (焦點:外在現象) 意義是主觀流動的 (焦點:內在意義) 認識論 (研究者) 現實可以客觀的加以理解掌握 無論現實或意義,均受到理解角度的影響 知識功能 (研究目的) 掌握現實的方式是因果關係,如此便可控制改造 感知意義的方式是互動,目的在人與人間的相互理解與溝通 知識形式 (研究表述) 普遍因果關係 深刻的啟發理解/參照推論,因概念是相對的,因果律成地方的 研究方法 (資料蒐集) 研究者適度疏離,才能保持客觀 (一致量表/預設問卷) 研究者積極互動投入,才能發展深刻理解 (參與互動/解釋互動) 質性 vs. 量化:以“深度訪談”與 “調查訪問” 為例 調查訪問 深度訪談 內容設計 事先確定/訪談人單方決定 應變過程/受、訪雙方共同決定 歷程控制 嚴格控制/標準化問題與固定研究程序 (結構問卷) 開放互動/開放問題與彈性歷程 (半結構或無結構問卷) 著重訊息 單面特定/易廣泛蒐集 (大樣本,嚴格抽樣程序) 全面深度/故研究範圍難以擴大(小樣本,強調深度對話) 受訪對象 平凡典型/方便類推(化約-分析的預設) 獨特個體/不易個案比較與類推 (全體主義預設) 訪員角色 中立疏離/嚴防個人偏見涉入干擾 主動投入/參與意義建構但交代個人偏見及如何反省面對 訊息詮釋 處於社會文化脈絡之上 (理論解釋/超越脈絡的類推) 深植脈絡/植根於生命與社區脈絡 (融入脈絡求解/強調脈絡的了解) 質性研究的诀窍 I:參與互動 关系基礎、生活参与 場域進入: 穿透障礙、登堂入室(后台)、 信任建构(交浅言深) 意義發掘:偶然環境、共同建構(理解)、 自省動機(理解动机) 制約超越:关系選擇(局内/局外)、制約超越 質性研究的诀窍 II:解释互動 意義建構七項要领 過程:開放、分享的交换 (自我揭露) 做法:貼近生活結構、融入生命歷程 (理解背景) 依據:“整體互動歷程”作為文本 (理解凭据) 目的:意義揭示為關鍵 (深度描繪thick de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