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历史人教版必修1推荐作业1:抗日战争.docVIP

三维设计历史人教版必修1推荐作业1:抗日战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维设计历史人教版必修1推荐作业1:抗日战争.doc

抗日战争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  )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军队全面抗战 3.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其主要原因是(  ) A.阶级利益取得一致  B.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百团大战显示中共力量 4.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5.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6.毛泽东对骁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40年8月,彭德怀直接指挥的重大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7.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8.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是因为(  ) A.人民武装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 B.国民党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 C.社会各界和平建国呼声日益高涨 D.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2:1984年6月,田中正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书中否定南京大屠杀,也为松井石根作无罪辩护。该书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第一幅:“占领南京前谁先杀死百人”比赛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九联队野田毅少尉(右)和向井敏明少尉(左),《东京日日新闻》对此进行追踪报道。 第二幅: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试斩”的照片(日军自己拍摄)。 第三幅: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罗瑾、吴璇冒死保存下来的日军自己拍摄的活埋中国平民的照片。 材料4:一位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4分)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4分) (3)东史郎和渡部升一都是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定论?这说明了什么?(6分) (4)若想证实该教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什么?请说出理由。(4分) 1.选A 从歌词内容分析,东北沦陷这一“悲惨的时候”应指九一八事变。 2.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以及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七七”事变以前中国人民、共产党人及国民党爱国官兵就已经抗日了,如十九路军的抗战等,国民政府正式宣战是在八一三事变后,全面侵华是日本既定方针。故A、B、C三项错误。 3.选B 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有本质的不同,不会因为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两党的阶级利益发生变化,因此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中日民族矛盾在抗战期间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正是这一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能够得以维持,因此B项符合题意。C项和D项都不是国共合作的原因。 4.选D 注意抓住题干中“19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