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体化管理流材料.doc
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
潜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水乡园林”美誉,是武汉城市圈成员之一。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辖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管理区(农场)和15个镇、场、办事处,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10个县团级监狱、部队农场。辖设乡镇卫生院(职工医院)21个、卫生室376个。
潜江文化底蕴丰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号称“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王行宫——章华台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潜江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立县制。在这片沃土,曾孕育了辛亥革命先驱、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李书诚,中共创始人之一李汉俊,当代文坛巨子曹禺等众多仁人志士。
近几年来,我市卫生机构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信息化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战略目标,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重点,创新思维,全面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卫生事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1、集中投入,扶弱培优,促进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2006年底,我市设立卫生院“三项建设项目”,三项内容为卫生房屋、设备和人才。投入方式上一改传统,不再普降甘霖,而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每年从卫生事业经费中调剂出一笔资金,集中投入几个卫生院,项目先行倾斜落后卫生院。四年来,加上争取的国债资金对卫生院及六个农场职工医院的投入,我们累计投资1986万元,所有卫生院和职工医院都享受到了一轮集中投入,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今年,我们已经启动第二轮的卫生院“三项建设”,对浩口镇等5个卫生院的门诊楼、住院楼或计划免疫门诊进行新建或升级。
2、以奖代补,四两拨千斤,推进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我市卫生室基础一直较差。2006年的排查显示,全市396个卫生室,只有20个符合标准,需要改造建设的376个。我们请市规划局按国家“甲级村卫生室”统一设计了“四室一房”的标准模式。根据测算,即使按最低成本, 376个村卫生室也需2000多万。这么大一笔钱,财政显然无法一次性拿出。我们充分调研、论证后决定采取以奖代补,市政府每年设立50万元奖励资金,连续安排4年,2007年起,将村卫生室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单设考核分值。通过实施“以奖代补”制度,分别采取集体无偿出地,村医独立出资;村集体出地,村医出资;集体出资;集体出地,集体和个人按比例出资;其他社会资金支持等灵活多样的筹资方式,2007年来,以200万元奖励资金,成功撬动3800万元社会资金,完成37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部达到“四室一房”的甲级卫生室标准。
二、打造信息化平台,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服务
1、投入133.5万元,按照“不留死角、全面覆盖”的要求,为376个村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配置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硬件设备,为信息平台奠定基础。
2、投资125万元研发构建了“12311”卫生信息化框架。即建成“一个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医疗卫生单位与卫生局之间、卫生局与市有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组建市对镇、镇对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专网”;开发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等“三大应用体系”;制作完成了“一套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和“一张居民电子健康卡”。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接口联网,并对市镇村三级的信息网络实行垂直管理。建立市域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实现信息共享,真正变“死档案”为“活档案”,实现全市居民人人拥有个人电子健康“活档案”。
3、大力完善卫生信息化网络建设,投资140万完善376个村卫生室的信息系统集成、数据接口及交换平台建设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投资380万,在市中心医院建立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通过电子化实现精细管理,规范医院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实现全程有效监控以及流程优化,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效益,实实在在地方便病人。目前,按省卫生厅要求,我们已建立新农合与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专网、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同时,我们在原新农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一卡通”要求基础上,推行农村居民一人一卡,全市共新建卡50万张。
三、强化“五统一”,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我市在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规范化管理,结合实际出台了《潜江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一是统一行政管理。村卫生室接受卫生院及村委会的双重领导,以卫生院管理为主。二是统一业务管理。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各种医疗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和技术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