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根生理性吸收研究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牙根生理性吸收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娇翠综述 赵 玮审校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广东 广州 510055 【摘要】 乳牙根吸收是一种生理现象,在乳牙的正常替换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乳牙根吸收特点、破牙细胞的结构及其在牙根吸收中的作用以及乳牙根吸收的酶化学特点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牙; 牙根吸收; 破牙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APresent study of physiologic root resorption in primary teeth WANG Jiao-cui, ZHAO Wei. (Dept. of Pedia-tric Dentistry, Guanghua School of Stomat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55, China) [Abstract] Primary root resorption is a physiological event for the primary teeth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normal replacement procedur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odontoclast during primary root resorption and the related enzyme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primary teeth; root resorption; odontoclast;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cathepsin 乳牙根吸收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此过程由多核的破牙细胞调节,最终导致乳牙脱落。本文对乳牙根吸收过程中破牙细胞的分化、多种蛋白水解酶的分泌及继承恒牙对乳牙根吸收的影响作一综述。 1 乳牙根吸收的组织学特点 乳牙的吸收、脱落是按特定时间、左右对称发生的程序化过程。多种间充质细胞参与牙体硬组织的吸收过程,其中以破牙细胞为主,还有成纤维细胞、成牙骨质细胞、巨噬细胞等。破牙细胞在形态、功能上与破骨细胞具有相似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多核、耐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皱褶状边缘、封闭区,胞内含大量的细胞器等。乳牙根吸收前无破牙细胞存在,随着吸收的开始,破牙细胞数量逐渐增多[1]。乳牙根吸收早期呈线性吸收,含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少量破牙细胞;吸收晚期形成吸收陷窝,内含大量破牙细胞。乳牙根吸收为非连续过程,吸收活跃期与静止期交替进行。在静止期,可见大量成牙骨质细胞,偶见巨噬细胞,但无破牙细胞存在;活跃期,吸收陷窝内含有大量成熟破牙细胞[2]。当牙根吸收完成时,成牙本质细胞发生变性,破牙细胞与冠方硬组织接触,牙本质和釉质开始吸收;吸收完成后破牙细胞从吸收表面分离,失去皱褶状边缘,细胞溶解。牙体硬组织吸收的同时伴随着修复反应,吸收完成后釉质表面沉积了牙骨质样有机基质[3]。此外,在乳牙根吸收过程可见细胞凋亡现象,进一步证实乳牙生理吸收为程序化过程[4]。除牙体硬组织的吸收外,乳牙根吸收过程中同时有软组织的移除如牙髓、牙周膜,但少见文献报道。 2 破牙细胞的分化 破牙细胞前体细胞可能来源于循环系统母细胞,为TRAP染色阳性的单核细胞,其分化受多种因子的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of nuclear factor-ΚB,RANK)、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均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是近年来发现的调节破牙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影响破牙细胞的分化和功能。RANKL与RANK相互作用可诱导细胞向破牙细胞方向分化。Lossd?觟rfer等[5-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吸收牙根表面陷窝内见RANK染色阳性的多核破牙细胞及其单核前体细胞;RANKL表达于单核破牙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牙周膜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等,推测RANKL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调节破牙细胞的分化及牙根吸收。体外分离牙周膜细胞,发现吸收乳牙牙周膜细胞表达RANKL,而恒牙、未吸收乳牙的牙周膜细胞不表达RA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