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乐死生命的尊严.doc
安乐死 生命的尊严
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它是如此珍贵、美丽,又
是如此脆弱、痛苦。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的内容。尊重生
命、保护生命成了当今世界所有法律和道德的首要任
务。但怎样做才算最好最充分地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在
这新的时代却有了新的观念和方法。随着权利观念的充
分延伸和对生命科学的深刻理解,对于正感受无力克服
的生命极度痛苦的人来说,安乐死未尝不是一种人道主
义的善举。安乐死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再次被提出来。
我们不时从新闻媒体中得知中外关于安乐死的报道。有
的国家将安乐死当作犯罪来处理,如美国。有的国家则
在法律上采取沉默的态度,不实行主动干预,而有的国
家则以判例形式确认其合法性。这些报道及做法使笔者
思考:安乐死有社会基础吗?安乐死的法律实践如何?它
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安乐死的权利基础是什么?带
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写下此文。
安乐死可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亦称主动
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消极安乐死是对死期临近并受疾
病折磨的危重病人,应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停止抢救措
施,如停止给药、输液、吸氧、关掉心脏起搏器或人工呼
吸器等维持生命活动的一切措施,任其自然死亡。积极
安乐死是对病入膏育、无药可救、痛不欲生的病人,用过
量的麻醉药物或其他致死药物无痛苦地促其结束生命。
其实,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安乐死其目的和结果是相C
的,只是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已。[‘〕事实上,在医疗实彩
中,消极安乐死已相当普遍地实施了,在法律上对于泥
极安乐死也是默许的。现在,颇有争议的是积极安乐死‘
一、安乐死的社会基础
生命是这样珍贵、美丽、脆弱,我们应尽所有力壕(包括道德力量、法律力量、宗教力量、科学力量等)去珍惜,保护它,使其免受伤害与摧残。当生命遭遇不可遥免的痛苦时,我们应让生命焕发出坚韧、顽强、不屈的先辉。但是当我们无力再让生命感受快乐、幸福、尊严时私们应让这生命结束,让这痛苦结束。安乐死是结束这利生命与痛苦的好方法。作为一种生命结束方法,它应确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人们在心理上是否接受安乐死是安乐死存在的省要社会基础。有这样一些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这一问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对313名不同人群的调查显示:93. 6%的人赞成实施安乐死。其中医务人员赞成关98.4%,法学界人士赞成者为90%,一般90.1 %。上海异大医院530位危重病人的死亡中,有28%的绝症病沐是在病人或家属主动要求停止治疗而死亡的。[‘〕这两红数据表明:在观念上大多数人赞成安乐死。在实践上基于对安乐死的理解,人们已开始实施安乐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安乐死的赞同也为安乐死准备了心理条件。
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结束,在人们看来,它与人们的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密切相关,甚至关系到人们的信仰、内心的精神力量。人们在心理上对安乐死的接受,不仅仅是接受一个死亡事实、死亡方法,更是接受一种生死观、一种人生观,一种对人生意义、生命追求的理解。以安乐死来结束这种目前我们还无力克服的生命痛苦,既是善待自己,也是体谅他人、奉献社会的一种方式。基
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会在心理上、思想上坦然接受安乐死,不论对当事人来说还是对其亲朋好友来讲,在心里都不会有一丝丝内疚和负罪之感。
其次,安乐死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医药资源的浪费,使社会有限的医药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地球资源的贫乏,使我们的医药资源处于珍贵而有限的状态。而人类面临的各种致病病毒、细菌的侵犯却是滚滚而来,何况我们的生命还面临着来自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等)、人类自身行为的危险。面对这些侵犯与危险,每一个个体生命显得如此渺小与脆弱。理所当然,我们应尽一切力量保护生命。但是当某一个体生命处于死亡边缘,忍受着无力克服的痛苦,现有的医疗技术已无力挽回其生命的春天,而这种状态下的生命维持又需花费极高的医疗代价,在这种情况下,用一种人道的方法结束这种生命与痛苦,是对社会医药资源的节约,可以把这些医药资源应用到更有希望的病人身上。这样的话,生命的去与留都是非常伟大的,有意义的。
再者,安乐死对病人来说不是一种伤害,而是帮助其摆脱痛苦的煎熬,维护其生命尊严。身患绝症的病人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这种病痛让他们失去了往日健康时的容颜、快乐、尊严。面对步步逼近的死亡之神,他们只能痛苦地等待,眼睁睁看着这死亡之神残酷地一点点撕碎这生命之躯,践踏这生命的尊严。面对这痛不欲生的生命,生不如死的生活,为什么不能做点事情让他们安乐地死去,尊严地死去呢?德国最高法院第三刑事审判庭庭长、刑法专家克劳斯·库策1996年在对一起医生实施的安乐死案件进行判决时曾指出:应尽量地使患者体面地、不受病痛折磨地死去,不应只为了让病人多活那么一会儿而让他们忍受那么大的痛苦。[2〕据娇计珊围每年有mn名万人在瘁病扔膺痛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