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doc

浅析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 摘要: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问题的产生,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人为因素,而法律制度尤其是民法制度更要引起重视。我国传统民法在环境理念、权利、制度、原则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需进一步改进,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当前环境问题中民法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环境问题;民法;弱化;策略 环境作为一种基本法律权利,是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必然产物。所谓环境权,包括公民环境权、法人环境权、相关组织环境权以及国家环境权、人类环境权。在各种环境权中,公民环境权是最基本要素,也是宪法赋予的基本人权,属于社会性私权,理应得到民法的保护。 一、 环境问题中的民法弱化 在传统的民法建设中,普遍缺乏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制约内容。主要由于传统民法中的三大原则与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与环境保护内容不相符。 1. 所有权的绝对性 在所有权原则下,所有权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减少外在干扰行为。可以说,土地所有权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上天入地、毫无限制。民法制度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以追求财富为根本目标;物权制度也是建立在“物尽其用”基础上,是实现民事主体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存有“理性经济”观念,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的每个人都将理性作为行动指南,属于经济个体,同时也是判断自身利益的主体。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理性经济人”假说并不成立。人类需求无极限,而资源却是有限的,这样就会产生排斥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行为[1]。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民事主体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带来环境损害,同时也不利于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 2. 意思自治 在民法中,所谓的“意思自治”原则,主要指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置、更改或者终止民事权利与义务。民事主体有权利根据自己意志,选择交易内容、交易对象和交易形式,且不受到他人的干涉。因此,在传统的民法中,在给予民事主体绝对自由权的同时,也给民事主体破坏环境留下隐患,民事主体可能在合法的权益保护下,不承担任何环境破坏的法律责任。 3. 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主要指民事主体在开展民事活动过程中,仅对自己主观过失或者故意造成的损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否则,即使民事主体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2]。在这一过错原则前提下,被害人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加害人的主观过错。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正在实现集团化、规模化作业,受害者个人以及受侵害企业可能在技术、实力、信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受害人基本无法提供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主观过错证明,侵害企业轻易逃掉法律责任 [3]。 二、 加强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策略 目前,民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尤其面临日益严峻的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纵容了环境破坏的进一步深化,不利于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策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限制所有权。在现代民法建设中,加强了所有权的绝对限制,主要体现为:①加强所有权义务性的规范;②加强对所有权的主体、客体、目标、内容等限制;③限制行使所有权,可确保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可见,在现代民法设置中,更加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必然对环境保护有益[4]。例如,有关社会性财产所有权,为了满足环境保护需要,设置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公法规制;土地的利用必须与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需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限制契约自由。传统的契约绝对自由建立在个人自由主义基础上,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暴露诸多缺陷,对环境保护十分不利。在现代民法应用中,实行“诚实守信”、“公序良俗”原则,进一步限制了契约自由,并强行规范契约的权利滥用。主要表现在环境保护方面,包括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各种物质交易或破坏环境行为,以劳动者角度、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加强环境安全控制[5]。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制定“产品质量法”时,往往附加了环境保护相关条款,规定一切产品必须满足环境保护标准。 第三,禁止权利滥用。在现代民法中,除了改革三大基本原则,更注重权利滥用的禁止。在社会中,只要存在权利,就可能出现滥用行为。民法作为一部权利执法,赋予自然人、法人更多权利。正当行使权利属合法行为,但是也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尤其在环境侵害方面[6]。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中,正常的使用环境都是正当权利的行使,但是往往对环境造成损害。因此,如果使用权利过度,就会造成权利的滥用,通过现代民法中限制权利滥用,为公民的环境权利保护开辟全新通道。 三、 环境问题中的民法创新发展 1. 环境权制度 民法作为一部权利法,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确认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