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兵器介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兵器介绍.doc

二战兵器介绍 M4 谢尔曼 1939年在大战爆发的威胁下,美国开始大力整顿三军武备。 一种中型坦克投入设计研制,这就是M3“GENERALLEE”。 在最初的设计中,该型坦克的主炮口径为37毫米。当设计快完成时,德军全面占领了 法国。波兰和法国战役大大震动了M3的设计人员,他们意识到37毫米口径已远远落后于 实战需要,于是把一笔把主炮口径改成75毫米。但已设计好的炮塔无法容纳这么大口径的 火炮。 无奈中只好在车体上打主意:在车体的右前方装了一个类似瘤子的突出物,75毫米主 炮就装在那里面。这种修补式设计令主炮的水平转动方向角只有几度。除了主炮方面的先天 不足外,M3的装甲设计也有严重缺陷,其车体和炮塔主要采用铆接,一旦被击中,铆钉就 被震得象霰弹一样在坦克里到处横飞。当时已是1941年中,英国武器采购团正在美国见 啥买啥,以应付战时之急需。尽管M3并不是一型成功的设计,英国佬还是匆匆订购一批, 稍加改进,装上英国的通讯设备就运往北非(该型坦克在英国被称为“GENERALGR ANT”)。 美国人深知M3的不足之处。马上开始一轮新的设计工作。首先设计一个全新的炮塔以 容纳75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其次改进车体结构,使整车高度降低,并将铆接改为焊 接或铸造。这样就推出又一新型号的中型坦克——M4“GENERALSHERMAN” (谢尔曼这称呼也是由英国人叫起)。 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由于美军不象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 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并不能完全胜任这个角色。 从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 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谢 尔曼被火速补充至英第八军。在“十字军”和“瓦伦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 火准备,谢尔曼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 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军PzKwⅢ、Ⅳ型坦 克被击毁二百余辆。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D-DAY最先登 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装60管4·5英 寸火箭发射器;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 还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0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大战后期则以生产装备76 毫米长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在街上见到那辆就属此型)为主。而其主要缺点是火 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它的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 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因此美军给它起了个外号——“Ronso n",一种名牌打火机。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 吨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型车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战斗全重36·25吨,最高时速25英里,主机:430 马力的克莱斯勒六缸汽油机,同步变速器,水平弹簧悬挂装置。 前装甲厚2英寸,炮塔装甲厚3·2英寸。75毫米主炮一门,·30机枪两挺,有的 装备·50高射机枪一挺。 “由于在波兰战役第一阶段的出色表现,狼穴电令由我负责最后的总攻。在给狼穴的复 电中,我要求马上给我增加装备。在所列装备清单的第一行赫然便是‘JU-87斯图 卡’……”        摘自《PanzerGeneral作战日记》         (日记来源与雷峰日记或希特勒日记相同) 二战利兵之二——尖啸的怪鹫 Ju-87 斯图卡 几乎每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片都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群象兀鹰一样的飞机遮 天蔽日而来。猛然间,它们以近乎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下俯冲,发出尖利的怪啸声……。这 就是著名的Ju-87斯图卡。 为了帮助民众识别敌机,英国漫画家Wren曾写了一首诗来描述它: A crooked wing,a square-cut tail,Fat legs below and a bomb to trail, Deep-jowled before a glasshouse hump,The Stukas an unshapely lump. 当时,皇家空军刚刚赢得了生死攸关的大不列颠空战,英国人终于可以颇为自得地嘲笑 铩羽而归的德国轰炸机。但仅仅两个月前,斯图卡还是一个令对方军队提起就胆战心惊的名 字。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开始重整军备。由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