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布式认知理论,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文件系统,简述分布式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行为认知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包括
分布式认知理论
许国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100871
[摘 要] 分布式认知是认知科学的一个新分支,是关于认知研究的认知、社会和组织等
各方面观点综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综述介绍了分布式认知的发展背景、基本观点、
典型案例、研究方法以及分布式认知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分布式认知、个体认知、表征系统
认知心理学发展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一直注重对个体的认知的研究。然而,认知工作不
仅仅依赖于认知主体,还涉及其他认知个体、认知对象、认知工具及认知情境。随着电视、
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许多认知活动(如计算机支持的协
同工作、远程教育等)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认知工具。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受到人们的重视。[1]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 )是认知科学的一个新分支,它借鉴了认知科学、人
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认为要在由个体与其他个体、人工制品所组成的功能系
统的层次来解释认知现象。那些在个体的分析单元中不可能看到的认知现象,在分布式认知
研究中得到了强调。尤其重要的是,分布式认知强调个体、技术工具相互之间为了执行某个
活动而发生的交互。[2]
一、分布式认知的发展背景[3]
分布式认知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钦斯(Edwin Hutchins * )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
期提出来的。在对当时传统的认知观点(认为认知是个体级别上的信息加工过程)的批判基
础上,Hutchins认为认知的本性是分布式的,认知现象不仅包括个人头脑中所发生的认知活
动,还涉及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实现某一活动(比如飞行)的过程。
Hutchins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思想来源,他指出人类学和社会学对记
忆和文化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小团体问题解决和陪审团决策的研究,组织行为学对组织学
习的研究,科学哲学对科学发现的研究,政治学和经济学对个体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的研
究都充分地表明集体的认知与集体中各成员的认知间具有非常不同的特性。其中,Hutchins
[4]
着重引述了维果茨基(Vygotsky )和明斯基(Minsky )的思想。
1.认知心理学的危机
对于认知和学习的规律,人类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作为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的
*
Edwin Hutchins于197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博士学位。1988
年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与James Hollan教授合作领导分布式认知与人机交互实验室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aboratory)。他主要研究真实世界中认知
活动的特征。
认识都只是从不同侧面对其规律性的近似揭示。冯特实验室的建立,是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
法进行认知研究的开端;上世纪 20 年代诞生的行为主义,影响近半个世纪,它的分析单元
是个体的外显反应;认知心理学从上世纪 50 年代崛起后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它把
个体大脑内部的心理活动作为分析单位。然而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传统认知科学的两个
目标受到质疑:“其一,试图将复杂行为还原为一连串的简单行为;其二,在说明信息加工
[5] 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
的神经机制时,试图将人类思维还原为神经生理学”。
和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都对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认知心理
学应作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6]
2.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杜威、维果茨基思想的影响
现代西方的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观点各不相同,但有
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反对传统哲学严格的主客二分的倾向,强调主体的意义存在于主体与
客体的交互活动之中,倡导主客体在交互活动中的统一。作为一个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
家,在杜威的思想中,也蕴含着这种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