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1.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 C.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2.战火绵延20余载的柬埔寨,饱经忧患的人民渴望和平与宁静。……1992年4月16日这一天,中国第一支“蓝色贝雷帽”部队——中国军事工程大队正式宣告组成,并开赴柬埔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目标之一是 A.插手别国内政 B.经济援助邻国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这个“新时期”意味着 ①传统的欧洲中心格局的消失 ②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 ③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4.东欧和西欧的划分是不同集团之间边界最典型的例子。东、西欧的划分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划分,而是政治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后两种制度对抗 B.二战后美苏“冷战” C.“社”“资”两大阵营对峙 D.北约和华约建立 5.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6.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 7.《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8.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商品经济和专业市镇发展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9.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 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10.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11.培根说:“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这反映了 ( ) A.培根的思想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流 C.科学发展是思想解放的根本动力 D.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12.马克思说:“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西班牙的崛起 B.荷兰称雄海上 C.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 D.法国称霸欧洲 13.皮特·N·斯特恩斯在《全球文明史》中写道:“19世纪后期……没有哪个文化强大到足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