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州供水枢纽I期导流工程
水力学问题研究
黄智敏 陈灿辉 罗岸 陆汉柱
何小惠 黄健东 钟勇明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0)
摘要本文介绍了潮州供水枢纽I期导流工程水力学问题的模型试验研究情况,内容包
括西溪截流问题研究、一期和二期导流围堰水力特性研究等,供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关键词 潮州供水枢纽,I期导流,西溪截流,导流围堰,试验研究
1概述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境内的韩江下游江东洲头,为I等大(1)型工
程。枢纽工程由东溪和西溪坝线枢纽所组成,坝址集水面积为29084km2。
枢纽工程施工采用分两期导流方式。I期导流工程为:2002年10月初,进行西溪河道截
流,江水由东溪分流,进行西溪枢纽建筑物施工;Ⅱ期导流工程为:2003年10月,进行东溪河
道截流,江水由已建成的西溪拦河闸泄流,再进行东溪枢纽建筑物施工。
为了配合枢纽工程施工设计,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对I期导流工程进行水力学模
型试验研究。本文介绍了I期导流工程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成果,供类似的工程研究、设计和
施工参考。
工程段河道和水文泥沙特性
韩江下游在潮州市境内被仙洲岛分隔形成左、右两汉河道,仙洲岛左、右两汉河道在仙洲
岛末端汇合后,在其下游约500m经江东洲又分隔成东溪和西溪。因此,枢纽工程河段在平面
上呈x型分汉河道,水流条件较复杂(见图1)。
约为1.20~2.20m。近年来,由于人为挖沙等原因,西溪河床高程较东溪河床低,西溪过流能
力大于东溪。东、西溪河口下游约17km处,两溪由一狭沟小河一蓬洞河连通,当工程一溪拦
断时,另一溪水流通过蓬洞河后,无法返回到截流河道的下游。
枢纽工程上游约5km处为潮安水文站,坝址与潮安水文站之问集水面积约为7km2,河槽
调蓄影响较小,施工期水文资料直接采用潮安水文站资料。东溪、西溪坝址处水头东站和水头
·615·
西站水位流量关系的低中水部分采用2001年实测的水位流量,中高水部分通过与潮安站相关
求得相应水位流量关系。
图1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河段
西溪坝址河床覆盖层为中粗砂,厚度约为2~4.7m,平均中值粒径d。。=0.67mm;覆盖层
底部为淤泥质粘土或淤泥,厚度为12~20m。
3西溪截流问题研究
3.1工程特点
与国内已建工程相比,潮州供水枢纽西溪截流具有三大显著特点:截流落差大、龙口流速
大、深厚层软基河床。
根据上述的特点,西溪截流设计采用了“先平抛护底,后立堵截流”的方案,水力学模型试
验对截流龙口河床平抛护底、戗堤进占抛投材料和水力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模型按重力
相似准则设计为正态,几何比尺为60。西溪施工截流设计流量为五年一遇.10月上旬旬平均
石(D—o.7~1.0m)、特大石(D一1.o~1.2m)。
3.2戗堤轴线位置比较
模型试验进行不同戗堤轴线布置方案的比较(见图2)。在原布置戗堤轴线方案中,左岸
戗堤预先进占120m,形成265m宽的龙口段后,再进行龙口段河床的护底施工,然后戗堤由右
岸向左岸进占合龙。
由于西溪为工程河段韩江的主航道,其深槽位于西溪的右河岸,考虑到戗堤进占合龙前通
航的要求及降低龙口合龙的难度,龙口段右岸护底区域高程比其他护底区域低(见附图3)。
模型试验表明,原布置戗堤轴线与河道右岸线夹角口约为70。,龙口段护底方案实施后,右岸护
·616·
底段水流较集中、单宽流量较大,水流近似垂直戗堤轴线漫过护底段泄流,泄流与右岸线呈较
大的夹角顶冲戗堤轴线下游的右岸坡和河床。在类似图3护底布置方案试验中,戗堤轴线下
游右岸边流速3.6~4.3m/s,对右岸坡及右岸区域河床产生较明显的冲刷。
通过对西溪枢纽建筑物布置设计的优化,修改方案将右岸端戗堤轴线往右岸下游移动约
36m,左岸端轴线往左岸下游移约3m,-}可遭中的戗堤轴线较原布置方案缩短了25m,增大了戗
堤轴线与右岸线的夹角(见图2),相应减小了右岸区域漫越护底段泄流与右岸线的夹角。戗
堤轴线修改后(即现布置戗堤轴线),左岸预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A卷】.docx VIP
- T100程序设计-双档.pptx VIP
- 模块8 港浃台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9月最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doc
- 模块7 西北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块6 西南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汽车维修服务方案(完整版+104页).docx VIP
- 模块5 华南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块4 华中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 模块3 华东地区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