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虫治虫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的背景, 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 如“蝎”、“喙”、“钳”、“穰”‘、“傍”等。 3、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 如“岁”、“穰”等。 4、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如“之”、“以”等。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 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 他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所著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 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 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 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 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 《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 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 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注意字词的正确读法 蝎 喙 钳 穰 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读清停顿 尽量读得通顺流畅, 富有感情 1、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 (有疑难的作记号)。 2、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 互相解决疑难的字、句。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解疑。 解释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解释下列句中的“之”。 正确翻译文章 1.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 正当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2.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 “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 3、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 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 4、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 年成因为(它)(获得)大丰收。 5、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 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理解内容 将本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其大意。 ①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 生物治虫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青蛙吃害虫 猫头鹰吃田鼠 啄木鸟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①小组讨论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 保护生态环境。 ②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 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 的一项重要措施。 * * 它的内容涉及天文、生物、地理、气象、农业、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的科学成就。 关于《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谈笔溪梦 xiē huì qián ráng páng 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 方 为 秋 田 之 害。 正当 成为 的 危害 小结:这一句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 地方 、 季节 和 危害范围。 2、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 其 喙有钳, 千万 蔽地; 产生 它的 本是鸟兽的嘴。 这里指虫子的嘴。 遮盖 3、遇子方虫,则 以钳搏 之, 悉 为两段。 就 成为 全都 代指 子方虫 用 一“旬”为十 年成,收成 都,全 完,这里指被消灭 因为 庄稼大丰收 翻译第4句: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为(它)(获得)大丰收。 小结:以上三句写了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4、旬 日子方 皆 尽, 岁 以(之) 大穰。 这样 过去 曾经 助词,凑足音节, 无意义 当地人 叫 , 称作 代指那种昆虫 (子方虫的天敌) 即“旁”, 旁边。 小结: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 而是“ 旧时曾有 ”。 5、其 虫 旧 曾 有 之, 土人 谓 之 “傍不肯”。 方为秋田之害 则以钳搏之 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代词,子方虫 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或:【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 解释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0第十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案.doc
- 《2.10第十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学案.doc
- 《CorelDRAWX4案例教程》课件_16984.ppt
-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doc
- 《传感技术与应用》(第二版)光栅传感器.ppt
- 《大学生心理卫生》期末模拟考试(B卷).doc
-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2004级).doc
-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doc
- 《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实用教程(第二版)》-.ppt
-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医药篇.ppt
- 2025年,线上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平台课程评价与反馈系统构建.docx
- 《高中物理课堂AR互动游戏设计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线上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平台品牌形象塑造与市场推广策略.docx
- 海船船员考试《船舶管理(船长)试题预测》考试题_2.doc
- 污水处理设施支配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淮南市潘集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用户留存与活跃度研究.docx
- 2025年,线上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平台课程迭代与更新策略.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4-甲基-3-硝基苯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背投式投影屏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