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浒传》的农民起义形象与《水浒后传》、《荡寇志》的再评价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宋常立)
【内容提要】 《水浒传》的题材决定了((水浒传》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上农民起义的
某些特征、理想,但是,《水浒传》的作者在宋江形象中注入了文人士大夫忠君报国、建功
立业的思想色彩,这已不是历史上曾有过的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思想,而我们的传统评论,
出于思维定势,依然把《水浒传》所描写的农民起义当成是传统上历史教科书中农民起义的
写照,并把它当作评价《水浒传》续书的标准,这显然是一种悖谬。如果换一个角度“知人
论世”,从特定时代的作家心态去看水浒系列故事的创作思想,就会看到《水浒传》及其续
书((水浒后传》、((荡寇志》实际上是文人作家在不同时代处境下的不同心态的表现。从这个
角度说,我们可以将一部小说史(或文学史)看作是作家的心态史.
【关键词】文人作家忠君思想时代心态
《水浒传》的题材写的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传说故事,再现了它发生、发展至结局的
全过程,这个题材本身就决定了《水浒传》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某些特征、
理想,而作者义是以赞颂的态度把宋江等人写成了造反英雄,这是我们的文学史一直在思想
内容上几乎全面肯定《水浒传》的主要原冈,传统评论还把《水浒传》当作历史教科书中农
民起义的写照,甚至把《水浒传》当成了评价《水浒传》续书的标准。
例如,同为《水浒传》的续书,人们对陈忱《水浒后传》及俞万春《荡寇志》的评价截
然相反。长期心作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评《水浒后传》时说:
“在发挥《水浒传》反抗官府压迫的精神的同时,还结合着时代特点,突出地表现了爱国主
义的主题。”∞另一部由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也说:
“《水浒后传》继承了《水浒传》的优良传统,……作品中歌颂了呼延灼等的英勇奋战、李
俊等到海外继续斗争的那种坚持到底的品质,都是作者进步思想的表现。”固中国人百科全书
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以同样的观点评论《水浒后传》说:“小
说继承《水浒传》的精神,……在《水浒后传》中,宋江们的“宁可朝廷负我,我绝不负朝
廷”的忠君思想中增加了更多的爱国主义和抵抗外族侵略的成分。”@总之,对《水浒后传》
的评价一贯就是,作品内容是“爱国”的,作家思想是“进步”的,对此,人们似乎从未
质疑过。相反,对《荡寇志》的评价则一概斥之为“反动”。代表性的观点如人民文学出版
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的《荡寇志》“校点说明”认为“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荡寇志》可算是反
动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荡寇志》的政治思想
极端反动。”《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亦称“《荡寇志》是一部针对《水浒传》的翻案之作。……
小说对梁山义军及其头领的歪曲和攻击,充分反映了作者仇视农民起义,憎恨人民造反的封
建地主阶级的立场和观点。”锄直至近年来,这种传统观点仍在学术界延续“俞万春是一个保
守、顽固而凶恶的封建卫道士。他作《荡寇志》的动机和目的是反对《水浒传》,攻击和诬
蔑梁山好汉。”“他常常歪曲《水浒传》……其主题是极端落后、极端保守的。”蟹对这两位作
家及作品作出如此巨大反差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对照上述评价可以明显看出,人们实际上
是拿《水浒传》作标准,认为《水浒传》是岢定赞颂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农民起义的,于是,
①游固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il{版社196年版,第四册第234页。
②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ifj版社1962年版,第三册第1022页。
③《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1页。
④同.|=,第53页。
⑤魏文哲《论俞万春的荡寇志)》,《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4期。
24l
凡是“发挥了《水浒传》……”“继承了《水浒传》……”的,就是进步的,反之,凡是“反
对《水浒传》……”“歪曲《水浒传》……”的,就是反动的。这似乎已成为评价《水浒传》
续郫的无可置疑的标准。然而,且不论这种评价并未对《水浒传》是如何肯定宋江起义的作
进一步深究,单从拿《水浒传》作为评论其续书的标准这种批评的实践逻辑看,如果把它提
升为一种理论概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可笑的结论:某一部文学作品的刨作思想可以成为
另外一些文学作晶的统一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显然是一种悖谬,时至今日,我们却
还在浑然不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pdf
-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调查和的研究.pdf
- “朝闻道%2c夕死可矣”--中华传统文化研修会第四期学习心得.pdf
- “崇高”的中国的文化溯源.pdf
- “创新驱动”和“人文北京”建设--不同时期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pdf
- “创新驱动”和“人文北京”建设--基于南新仓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和启示.pdf
- “打孔家店”和儒家文化的原始精神--以鲁迅、胡适对儒家文化的扬弃为例.pdf
- “打捞”地区文化脉络——遂安古城风貌再创造和历史建筑的迁地保护.pdf
- “大道合行”文化催生企业发展动力.pdf
- “岱青海蓝”和一座新城--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竞图方案评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