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计温学的发展
(一)温度计的设计与制造
1603年,伽利略制成最早的验温计:一只颈部极细的玻璃长颈瓶,倒置于盛水容器中,瓶中装有一半带颜色的水。随温度变化,瓶中空气膨胀或收缩。
1631年,法国化学家詹?雷伊(Jean Rey,1582-1630)把伽利略的细长颈瓶倒了过来,直接用水的体积的变化来表示冷热程度,但管口未密封,水不断蒸发,误差也较大。
1650年,意大利费迪男二世(G.D.Ferdinand Ⅱ)用蜡封住管口,在瓶内装上红色的酒精,并在玻璃瓶细长颈上刻上刻度,制成现代形式的第一支温度计。
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伊斯梅尔?博里奥(Ismael Buolliau)制造了第一支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的温度计。
(二)测温物质的选择和标准点的确定
德国的格里凯(Guericke)曾提出以马德堡地区的初冬和盛夏的温度为定点温度;
佛罗伦萨的院士们选择了雪或冰的温度为一个定点,牛或鹿的体温为另一个定点;
1665年,惠更斯建议把水的凝固温度和沸腾温度作为两个固定点;
1703年,牛顿把雪的熔点定为自己制作的亚麻子油温度计的零度,把人体温度作为12度等等。
华伦海特(Gabriel Danile Fahrenheit,1686-1736,德国玻璃工人,迁居荷兰)制造了第一支实用温度计:他把冰、水、氨水和盐的混合物平衡温度定为00F,冰的熔点定为320F,人体的温度为960F,1724年,他又把水的沸点定为2120F。后来称其为华氏温标。
列奥米尔(Reaumur,1683-1757,法国)以酒精和1/5的水的混合物作为测温物质,1730年制作的酒精温度计,取水的冰点为00R,水的沸点为800R,在两个固定点中间分成80等分,称为列氏温标。
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瑞典天文学家),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以水的沸点为00C冰的熔点为1000C,中间100个等分。8年后接受了同事施特默尔(M.Stromer)的建议,把两个定点值对调过来。称为摄氏温标。至1779年全世界共有温标19种。
热力学温标:
开尔文注意到:既然卡诺热机与工作物质无关,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一种温标,使它不依赖于任何物质,这种温标比根据气体定律建立的温标更具有优越性。
据此,1854年,开尔文提出开氏温标,T=272.3 + t。又称热力学温标,它与测温物质的性质无关,即任何测温物质按这种温标定出的温度数值都是一样的。
1954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水的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定为273.16K,即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K)就是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三 量热学的建立
1.不同物质放热能力不同的发现:
17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重量的不同液体分别与冰混合时,冰被融化的数量是不同的,这表明不同物质的放热能力是不同的。有人认为这种能力可能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吸热和放热的能力越大。华伦海特通过实验发现:水银的的吸热能力仅仅是水的2/3,但密度却是水的十几倍,因而否定了和密度有关的说法。
2.“潜热”的发现:
1757年英国化学家布莱克(Joseph Black,1728-1799)用320F冰与1720F同等重量的的水混合,得到平衡温度仍为320F,而不是1020F。这说明“在冰溶解中,需要一些为温度计所不能觉察的热量。”他把这种不表现为温度升高的热叫做“潜热”。同时还慎重提出热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热容量”及“比热”概念的提出:
大约在1760年,布莱克作了如下实验把温度为1500C的金和同重量的500C的水相混合,它们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为550C,同重量而不同温度的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时,它们温度的变化是不相同。他把物质在改变相同温度时的热量变化叫做这些物质对热的“亲和性”或“接受热的能力”。后来他的学生伊尔文(Irvine)正式引进“热容量”的概念。1780年,麦哲伦(Megellen)首先使用了“比热”名词。
4.热的单位“卡”的建立:
法国的拉瓦锡(Lavoisier)和拉普拉斯(Laplace)发展了布莱克的工作,把一磅水升高或降低10C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作为热的单位,称作“卡”。1777年制作了“冰量热器”。
四 热本质的认识
1.认为热是运动的表现
佛兰西斯?培根从摩擦生热得出热是一种膨胀的、被约束的在其斗争中作用于物体的微小粒子的运动。
波义耳认为钉子敲打之后变热,是运动受阻而变热的证明。
笛卡尔认为热是物质粒子的一种旋转运动;
胡克用显微镜观察火花,认为热是物体各个部分非常活跃和极其猛烈的运动;罗蒙诺索夫提出热的根源在于运动等。
2.热质说
认为热是一种看不见无重量的物质。热质的多少和在物体之间的流动就会改变物体热的程度。代表人物:伊壁鸠鲁、卡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