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水书先生群体状态看“水书习俗”的传承危机
欧阳大霖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 要:“水书习俗”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已有的研究中,明显偏重对水书文献的研究而欠缺对水书先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系统了解。水书先生是“水书习俗”传承的桥梁,是“水书习俗”传承的关键因素。目前这一特殊群体呈现数量偏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保守等情况,使“水书习俗”传承出现危机。对此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使水书先生这一群体在“水书习俗”传承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水书先生 水书习俗 传承 危机
From the point of the groups of Shui calligraphers , the crisis of the herituge of the customs of Shui calligraphy is studied
OUYANG-DaLin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china)
Abstract: “The customs of Shui calligraphy”has been classified to the first botch of non_materi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in our country ,but as the studies have shown ,it is obviously we hav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Shui calligraphy than Shui calligraphers. As a result ,We lack the syster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al group. The Shui calligraphers are the bridge and key of the heritage of “The customs of Shui calligraphy”. At present .this apecial groups are in conditions_fewer members ,elder age low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conservatism of ideas. Consequently, the crisis springs up in the “customs of Shui calligraphy”.We sh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is so that the Shui calligraphers can play a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stoms of Shui calligraphy”.
Keywords: Shui calligrapher the customs of Shui calligraphy heritage crisis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批准“水书习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书习俗”主要是指水族社会中水书先生运用水书文献为水族民众择吉避凶(包括婚嫁、丧葬、起造、农事、出行等)的民俗活动。“水书习俗”的传承发展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水书文献及水书先生。
随着民族文化不断得到深入挖掘、研究,水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对于“水书习俗”传承“桥梁”的水书先生,历来的研究者大多只是在研究水族古文字、水书文献的过程中稍作介绍,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这对于“水书习俗”的传承发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就当前水书先生的群体状态及“水书习俗”的传承问题略述己见,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文献的研究现状
水族是我国拥有本民族文字的17个少数民族之一。水族民众将本民族古文字称为“泐睢(lesui3)”,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水书博大精深,除直接反映水族原始信仰、天文历法之外,还兼容了水族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布阵攻守、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典籍,也是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研究的珍贵资料。因此,水书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考其字形,竟与武丁时期之甲骨文近似。”[2](P259)张为纲教授在《水家来源试探》中认为“今之水家,盖即殷之遗民无疑”。〔2〕(P413)著名水族学者潘一志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