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芜湖市中心城区旧区更新及创新发展策略
【摘要】】 newly presented master plan of Wuhu identified the layout of urban space with group structure. The built-up area will be divided into 4 parts. The core district in centre city, the northern industrial area, the southern Higher Education High-tech area , the 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two new comprehensive city area. Thus, the “one core with four areas” will be organized as the functional and convenient structure of overall urban space. On this basis, the revision of central urban area planning try to firmly grasp the urban character as a core which refers to The nat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in downstream of Yangtze River, a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base, riverside tourism city .A wide range of work have been proceeding.
【Key Words】Centre Urban District Master Plan Riverside Features芜湖是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地理优越,资源丰富。远在春秋时期,就已有建制,因“地势低平,鸠鸟云集”而名鸠兹,城址在今芜湖县黄池。自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地卑蓄水,而生芜藻”易名芜湖,沿用至今。西汉时,始设芜湖县,现在的芜湖市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讫点的航运水道,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步入20世纪后,芜湖工商业发展到百余种,五、六千家,成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租界区的划定、芜湖米市的形成、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区向北沿长江东岸发展。与长街平行的二街和穿越富民桥的大马路(中山路)也开辟出来。茶楼酒肆、梨园歌馆,环绕镜湖堤边。城区范围进一步扩大。经过多年的建设,老城区与租界之间的大片土地被辟为建成区。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芜湖近代城市基本轮廓已经形成,城区由原来沿青弋江的“一字”型老城区,发展成以长江口为中心,东起县城,西至江岸,南抵大河(青弋江)南沿,北至弋矶山麓,形成“L”型的形态。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近代芜湖建成区逐步形成为四大块:即城内、城外、租界、河南,至解放前夕,面积为七平方公里。
3、建国后芜湖建成区的渐进发展
解放后,伴随芜湖现代工、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江航运发展壮大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依托长江发展,城区范围向北不断扩大。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阶段城市主要是沿长江向北及向东扩展,城市形态演变为带状。西跨长江至我国最大的内河煤港裕溪口,北向延伸到四褐山区,南向扩展到青弋江南岸。据1984年统计数字表明,芜湖市建成区面积达25.4平方公里。
4、九十年代后芜湖城区的快速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芜湖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发展快车道。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芜湖市为沿江开放城市,并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1995年以后,芜湖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试点城市,所有这些都为芜湖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迅速向北及向南扩展,逐渐形成了“城北工业区、城中商贸区、城南高新高教区”的城市格局,城市发展也逐步受到原市区用地空间制约。 2006年3月,芜湖市进行了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