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评论
《书谱》中的中和思想
李明 (宁夏师范学院 756000)
摘要:孙过庭是将儒家的“中和”思想引入到书法中的第一 而这丰富的精神内涵来源于哪里呢?孙过庭在后文中明白地
人。在《书谱》一文中,他将中和思想推及到书法审美、学习过程乃 说: “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至具体技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而他的这一理论,随着儒学思想的不 这一精神不在于一己之私情,而是含蕴着一种大的情感,体现着
断渗透,也被后世继承和发展, “中和”美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重要审 深厚的人文观照。有了这样的精神内涵,才能有感人至深的作品
美范畴。 产生,尽善(文)尽美(质)。情深意切,发而为书之时又要有
关键词:书谱;孙过庭;中和 节有度,即孑L子所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
矣”。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说,中国没有酒神精神,没
孙过庭的书学思想,集中反映于《书谱》一文。其根源是儒 有放纵的狂欢;相反,强调的是,包括快乐,也要节制。深情之
家的。虽然在《书谱》中可以看到老庄思想对其的渗透,但我们 发于心,发而有节有度,即所谓“中和”,把握好此间的度,即
知道,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从来就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 所谓“彬彬”。
相成的。它们往往同时存在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身上,这样的 什么样的书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止如《乐毅论》、《黄
例子不胜枚举,孙过庭当然也不例外。但在孙过庭身上,起到支 庭经》、 《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
配作用的仍是儒家思想,他的艺术观归根到底仍然落脚于儒家思 文》,斯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是王羲之带着不同的情感
想统领下的文艺观。 所写的这些作品。
儒家美学所推崇的最高理想就是“中和”。它植根于儒家 或有人反驳:“孙过庭说: ‘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
中庸的哲学基础之上。“中庸”作为儒家哲学的核心,反对一切 《画赞》则意涉瑰奇, 《黄庭经》则怡怿虚无, 《太师箴》又
极端的表现,认为过犹不及。而将对事物的理解与把握限定在一 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
个合理合宜的程度——“允直厥中”。 《礼记·中庸》中这样解 惨。’这些都是文质彬彬的书法作品么?除了思逸神超的《兰亭
释“中和”一词:“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序》可以称得上是中和之美的代表,这怫郁、瑰奇、怡怿虚无、
和。”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就会产生 纵横争折、情拘志惨的作品都可以以一‘中和’代之么?”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 “中和”一词在明代项穆的《书法雅言》中这样解释:“中
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将中庸视为最高的,也是极为难 也者,无过无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也就是说
能可贵的品质。孙过庭便是将这一思想引入到书法中的第一人。 “中”是不偏不倚,“和”则倾向于和谐一致。“中”与“和”
在《书谱》一文中,他将中和思想推及到书法审美、学习过程乃 是相辅相成的。“中”是一种审美价值尺度,“和”则是圆融审
至具体技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而这一理论,随着儒家思想的不 美境界的达成。和是最终的目的。和谐一致不等同于不变相同。
断渗透,也被后世继承和发展,“中和”美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重 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带着不同的感情所做的作品会产生不
要审美范畴。 同的艺术效果。孙过庭将《乐记》中乐之本当“在人心感于物”
一、书法审美 的思想融汇进书法中来,所以能展现书法“中和”之美的作品不
关于书法的审美应从哪个角度,应有什么标准,孙过庭说: 只是呈现一种“不激不厉”的风格,而是以多样而丰富的面貌出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醑 现的。
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黛西_米勒_印象主义色彩解读.pdf
- _动态物源_控砂模式.pdf
- _读者接受_理论和_高级英语_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pdf
- _俄狄浦斯王_和_红楼梦_结构诗学及生命哲学比较.pdf
- _二重证据法_的界定和规则探析_李锐.pdf
- _房地产广告的多模态人际意义的研究.pdf
- _非典_SARS_应激反应模式和其特征.pdf
- _浮士德精神_内涵再思考.pdf
- _复杂现代性_框架下核心价值建构_冯平.pdf
- _古今事无殊_东西迹岂两_论学衡派文化观.pdf
- 2025至2030中国型材行业区域集群发展优势比较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光伏行业产能扩张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政策与市场准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连翘苷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工程铲运机市场竞争力策略及运行态势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无取向硅钢能效提升路径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2025-2030医用器材企业创业板IPO上市工作咨询指导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智能智能自动驾驶行业市场现状趋势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环保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变化与投资策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