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导学案.doc
课题 爬天都峰
单元 一 课 时 共 2课时 主备人 学校 新建小学 第 1课时 姓名 赵海娜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使用人 学校 姓名 学习
目标 会认本课“陡、链”等7个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的意思,
掌握“都、似、发、相”这四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学 习
重难点 认本课“陡、链”等7个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的意思,掌握“都、似、发、相”这四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课前
准备 师生共同查找天都峰资料图片 导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预习检测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初读。检查字词认读情况并进行课文朗读正音。
重点检查: 笔陡 铁链 发颤 攀着 鲫鱼 峰顶 咱们 居然 天都.峰 似.乎 照相. 白发.苍苍(加点字是多音字)
(1)小老师带读,齐读
(2)第3组是多音字,用(dū天都.峰 duō全都.)区别读音并识记。
二、设问导读
1.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用横线划出写天都峰的句子。
三、 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读一读你划的句子,说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思考:如果你站在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脚下,你会想些什么?你又会说些什么?
四、汇报展示,教师指导点拨
1.小组汇报展示合作成果
2.教师点拨补充
“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最终爬上了天都峰顶。
课文第2自然段写天都峰的又高又陡。
3.指导朗读,并在朗读体中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五、课堂检测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仰——迎:换偏旁识字。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总结拓展
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 板书
设计 爬天都峰
笔陡 铁链 发颤 攀着 鲫鱼 峰顶 咱们 居然
天都峰 似乎 照相 白发苍苍
仰——迎 峰——蜂 辫——辩、辨
课后
反思
课题 爬天都峰
单元 一 课 时 共 2课时 主备人 学校 新建小学 第 2课时 姓名 赵海娜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使用人 学校 姓名 学习
目标 1.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并会用 “一会儿……一会儿……”、“终于”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学 习
重难点 重点: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准确掌握“居然”、“终于”、“汲取”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
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前
准备 师生共同查找天都峰资料图片 导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
二、设问导读,自主学习
1.划出“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2.自由朗读两次对话,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合作交流
1.师:看着一位还只有十来岁的孩子也在登天都峰,老爷爷会怎么想呢?(学生交流) 师: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登天都峰,小朋友又会怎么想呢?
2.组内分角色朗读并完成以下问题:
①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划出“我”爬天都峰艰难的词语
②朗读并感悟第二次对话 ,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感悟登山之难,体会“终于”。
④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展示点拨
1.朗读展示课文第6、7自然段中“我”爬天都峰艰难的词语(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
2.教师点拨感悟登山之难,体会“终于”。
(1)老爷爷和小朋友的登山过程是如此艰难,但他们有没有退缩呢?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又会怎么鼓励对方呢?
从“终于”,体会到登山过程的艰难及上顶峰后的兴奋。
(2)练习用“终于”说一句话。
3.教师点拨
(1)读第二次对话,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是感谢,二是感谢的原因:对方的勇气鼓舞了自己。)
(2)理解“居然”、“鼓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个八岁女孩的遗书.ppt
- 一个届牛娃家长语数外三科复习建议.doc
- 一个数除以.ppt
- 一个数除以整数.ppt
- 一个果园里栽了棵苹果树.doc
- 一个苏州IT人的年挨踢经历-------面试,薪资,企业,经历全方位揭示.doc
- 一个获取信息的累.doc
- 一个软件测试主管的职业之路.doc
- 一个非常好的法语发音软件分享给大家.xls
- 一个黑孩.doc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