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名师解析】甘肃省通渭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2016年【名师解析】甘肃省通渭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名师解析】甘肃省通渭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甘肃省通渭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 第三次月考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设201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元。如果20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 12元B. 18.75元C. 18元D. 12.5元2、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表题往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本题材料给的信息“进口化妆品价格飙升,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很明确,分析其需求曲线,D1应该是需求减少,D2是需求增加。做对本题关键是要细心,看清楚箭头方向和D字母下面的标号,不要弄混淆了。D1需求减少的只有D。价格与需求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①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竞争力 ②注重产品的质量与品牌建设 ③加强企业的兼并与联合 ④立足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说明 ( ) ①商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市场来调节 ②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③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 ④商人的目的是赚钱,上述行为虽然违背了价值规律,却能赚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商人夏季购入皮货,冬季购入丝绸,旱天够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等待缺乏(等待货有所缺,伺机卖出)。大意:商贾之人以渔利为根本,善于囤积居奇,伺机获利。“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它以微博为营销平台,向听众(粉丝)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这启示企业应关注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准确定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指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相较于存贷款利率的调整空间来说,下一步更有可能调整的还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这是因为 ( ) A.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 B.当前商业银行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吸收存款越多利润越高 C.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D.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相较于存贷款利率的调整空间来说,下一步更有可能调整的还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本题侧重与问存款利率的上浮,故A不符合题意;银行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存款业务是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是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利润的主要来源。故B的观点有误,C观点正确。 考点:考查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 7、“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 ①国家增发国债,增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3年,世界金融危机不断深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在此背景下,扩大国内需求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国家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传导效应是( ) A.降低利率 企业投资 生产规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