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国际班.doc

2016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国际班.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国际班.doc

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国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全国其它地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完成第2题。 2.下列省份中,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江西省 B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古 C 陕西省 山西省 湖北省 河南省 D 山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河北省 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B 棉花→甘蔗→甜菜→油菜 C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三熟 4.我国的民宅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关 右图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门窗很大,坐南朝北 B.②地开凿窑洞,冬暖夏凉 C.③地斜顶瓦房,通风排水 D.④地高脚竹楼,防虫防潮 5. 山西坑口电站的建成,将会( ) A.变输煤为输电,将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B.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将缓解交通压力 C.减少就业机会 D.变输煤为输电,经济效益将降低 读下图“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过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在图示第一次产业转移中,中国承接的产业主要是( ) A.技术指向型 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7.在图示第三、四次产业转移中,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方式多以服务业外包(指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的形式来进行,中国吸引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相对廉价的工资水平 B.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 C.广阔的市场 D.便利的交通 读下图,完成8~9题。 8.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水能资源丰富 B.乙地煤铁资源丰富 C. 甲地经济腹地比乙地小 D.乙地热量资源较甲地丰富 9.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 A.甜菜种植业 B.甘蔗种植业 C.棉花种植业 D.水稻种植业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D.冬季.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13.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夏季有伏旱天气,降水少 C.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D.围湖造田,河湖淤废 读“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1985年以后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C.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90%   D.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第一产业 15. 该图所反映的振兴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是( )   A.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B.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产业结构调整 下表是江苏省人口统计数据,完成16题 年份 总人口/万人 ≥65岁人口 比例/% 城镇人口 比例/% 家庭户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438.07 8.76 41.49 3.23 16. 分析上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53—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 1964—2000年,家庭户数先减少后增加,原因是大量人口迁向城市,使户数增加 C 1982—2000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原因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 D 1990—2000年,江苏省的人口增幅达到历史上最大值 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甲、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