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2016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安徽省合肥八中 2014届高三第二次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历史上,徽商对促进沿江区域市镇的兴起与繁荣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明成化一直到万历的这段时间,是徽商特别是盐商获得长足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宋间的江苏扬州,是江南较为繁华的都市之一。明清时期,这里跃为以盐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徽商萃居维扬而牟取盐荚之利.据光绪《两淮盐法志·列传》记载统计:自明嘉靖至清乾隆间,在扬州的著名客籍商人共有八十名,其中徽商就占六十名。近人陈去病在《五石脂》中说:“微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明中叶。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中华两千年史》的作者邓之诚也说:“扬州盐商至万历之后,日见兴盛,皆徽州人也!”明清时寓居扬州的徽商,以歙县人居多,一般被称之为“盐商派”.他们人数众多,财雄势大,在两淮盐政八总商中,歙人“恒占其四”。 居扬徽商在服饰食用方面,确实是挥霍无度,同于王侯。在购因建宅、设置书院、举办诗文会(馆),藏版刻书,以及营建戏馆等娱乐场所方面,他们也是不惜巨资,所费动辄数十万。扬州素以因亭之盛甲江南,而这与居扬微商的大规模投资分不开。当年乾隆南巡时,在乾隆来扬州之先,徽商便大兴土木,“兴宫室,建园池,营台榭,屋宇相连,矗似长云。” 明清时居扬徽商促进了扬州在经济、文化、教育、市镇及园林建设诸方面进一步繁荣。清人孔尚任说“东南繁华扬州起”,扬州在东南率先繁华,徽商是尽了大力的。徽商以治盐 业为“大者”而“藏镪百万”,促进了都市的繁荣,这主要是明中叶至道光年间的事情。然而,徽商所经营的项目中资格最老、时间最久、对繁荣都市影响最大的,还是茶叶、木材、典当、银号、“文房四宝”诸项目。 徽州茶商,至少在唐代就已出现。唐人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中提到:当时祁门县“业于茶者七八”,“给衣食,供赋悉恃此。”宋代,徽州产茶地及品种增多,茶商更为活跃。明清时期,徽州茶商在商界名声很大,“祁红”、“屯绿”闻名天下,国内一些大的市镇几乎都有徽州人开的茶庄。 徽州木商,在宋代已十分活跃,宋室迁都临安之后,大兴土木,其中很大一部分木材是由徽商贩运去的。担任过徽州司户参军的范成大在《骖鸾集》中记载道:休宁人“多以种杉为业”,杉木“出山时价极贱,抵郡城已抽解不赀”。明代,京都皇木多由东南各省承办,徽州木商乃居其中大头。 典当商在徽商中也占不小的比例。如,明万历年间,仅河南一地就有徽商汪克等人开的当铺21 3家。明崇祯年间,体宁人汪箕在京都设“典铺数十处”。徽商中的金融商也为数不少,较出名的要数清代绩溪人胡光墉。他最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在内地各省设“阜康号”银号,并经营中药、丝茶,积资数万元。 徽墨、歙砚素负盛名,故徽商中的文具商也是资格老、生意兴隆的。就拿墨商中的“胡开文”派来说,自同治、光绪年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末近百年中,国内至少半数以上省城有“胡开文”墨坊、门市部。 概而言之,历史上大凡较为繁华的都市均有徽商经营,而徽商的资本一旦渗入这些都市,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它们的繁华。诚如马克思在考察商人资本时所断言:“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 1.下列对“徽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徽商在明朝成化到万历年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是沿江区域市镇兴起和繁荣的主要因素。 B.徽商萃居维扬,以歙县人居多,他们虽是为牟取盐荚之利,但也开创了扬州的繁荣局面。 C.徽商在服饰食用方面挥霍无度,同于王侯,他们在营造宅院、文化教育等方面也耗费巨资。 D.徽商涉足多个商业领域,茶叶、木材等项目资格最老、时间最久、对繁荣都市影响最大。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伴随着徽州本地制茶业的发展,徽州茶商在商界的名声越来越大,到明清时期,国内一些大的市镇都有徽州人开的茶庄。 B.宋室迁都临安之后,大兴土木,其中很大一部分木材是由徽商贩运的,到了明代,徽州木商也同样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C.徽商中的文具商是资格老、生意兴隆的,这与徽墨、歙砚索负盛名有一定关系,“胡开文”墨坊一段时间内曾盛极一时。 D.典当商和金融商在徽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明万历年间的汪克、崇祯年间的汪箕、清代胡光墉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宋间的江苏扬州是江南最繁华的都市,是以盐务为主的商业中心,许多徽商集聚于此。 B.文章结尾引用马克思的话,意在说明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互为条件、互相依赖这个道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