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2,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下载,机械零件设计计算软件,机械零件设计软件,粗糙的机械零件,dnf粗糙的机械零件,机械零件
第2章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 重点: 零件的失效 材料的疲劳特性 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合理选材 §2-2 机械零件的基本失效形式 失效:不能完成所规定的功能。 分类1:根据零件失效后能否再行使用分: 损伤性失效和非损伤性失效: 损伤性失效 零件发生了实质性的损坏。如轮齿断裂,带断裂等。 非损伤性失效 零件未发生实质性的损坏,只是暂时失去了效能。如螺纹松动,带打滑、链传动脱链等。对工作条件、安装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零件仍能正常的工作。 §2-2 机械零件的基本失效形式 表面失效 发生于表面的失效。如磨损、点蚀,表面压溃等。 ① ?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的类型和结构; ②??根据机器的工作要求,计算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 ③ 分析失效形式,并确定计算准则,通过计算确定零件的基本尺寸或主要参数; ④?选择合适材料; ⑤??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 ⑥ 零件结构细化; ⑦? 校核计算; ⑧ 绘出零件的工作图; ⑨ 标出必要的技术条件,编写说明书。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5 1)如果OM线与AG线交于M?( ?me ? ,?ae ? ),则有: 2)如果ON线与GC线交于N?( ?me ? ,?ae ? ),则有: 按静应力计算: 注意:如果工作应力点在OGC区域内,此时的极限应力即为屈服极限?s, 则?lin=?s,这时按静应力计算 极限应力图分两个区: OAG: 疲劳强度 OGC: 静强度 2.变应力的平均应力保持不变,即?’m=C (如振动中的弹簧) 上式表示为:通过M(或N)点作纵轴的平行线MM?(或NN?),则此线上任何一点代表的应力循环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应力值。 1)如果此线与AG线交于M?( ?me ? ,?ae ? ),则有: N N? ? 0 t ?m=C ?m=C G F 极限应力图分两个区: OAGH: 疲劳强度 HGC: 静强度 2)如果此线与GC线交于N?( ?me ? ,?ae ? ),则有: 按静应力计算: 注意:如果工作应力点在HGC区域内,则?lin=?s,这时按静应力计算 当?min=C时,需找到一个其最小应力与工作应力的最小应力相同的极限应力。 (例如紧螺栓联接中螺栓受轴向变载时的应力状态)。 0 ?a ?m A D G C M N M3’ N3’ I 45? ?minM ?minN ?min=C时的极限应力 因此在下图中,通过M(或N)点,作与横坐标轴夹角为45?的直线,则此直线上任何一个点所代表的应力均具有相同的最小应力。 3、?min=C的情况 ? 0 t ?min=C ?min 3.变应力的最小应力保持不变?min=C 式表示为:过 M点与横坐轴夹角45°的一条直线。 1)如果此线与AG线交于M?( ?me ? ,?ae ? ),则有: ?minM (如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的应力状态) 同样,按照上述方法可写出剪应力的疲劳强度计算公式。略… 2)如果此线与GC线交于N?( ?me ? ,?ae ? ),则有: 按静应力计算: 注意:如果工作应力点在IGC区域内, 则?lin=?s,这时按静应力计算 极限应力图分两个区: OAGI: 疲劳强度 IGC: 静强度 双向稳定变应力 ——零件在同一截面上同时作用有同相位的法向及切向对称循环稳定变应力 及 复合安全系数 七、双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 用统计方法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不稳定变应力 非规律性 规律性 按损伤累积假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八、 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机床、机械手 汽车弹簧 不稳定变应力状态是指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中至少有一个不是定值的应力状态。 Miner假说(疲劳损伤累积假说)——零件在非稳定变应力作用下,其损伤是逐步累积的,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发生疲劳破坏。则应力 σ1 每循环一次对材料的损伤率即为1/N1,而循环了n1次的σ1对材料的损伤率即为n1/N1。如此类推,循环了n2次的σ2对材料的损伤率即为n2/N2,……。 数学表达式: 在σ1作用下的实际循环数 在σ1单独作用下的失效循环数 损伤率 说明:1.当各个作用的应力幅无巨大差别以及无短时的强烈过载时,上述规律是正确的; 2.当各级应力作用大小的先后顺序不同时, 损伤等效 根据Miner法则,将规律性变幅循环应力 等效稳定变应力(简称等效应力) 疲劳强度设计: 等效稳定变应力σv 和等效循环次数Nv σv的选取 一般取等效应力σv 等于非稳定变应力中作用时间最长的、起主要作用的应力。具体地说,就是选非稳定变应力中最大的应力,或选次大的而作用时间又长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