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理设计机床结构 2.2.7 工件安装、调整和测量的误差 1.工件安装误差 2.调整误差 3.测量误差 2.2.8 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残余应力(内应力):没有外力作用而存在于零件内部的应力 产生:在热处理工序中由于工件壁厚不均匀、冷却不均、金相组织的转变等原因,使工件产生内应力。 减小内应力变形误差的途径 1.改进零件结构——设计零件时,尽量做到壁厚均匀,结构对称,以减少内应力的产生。 2.增设消除内应力的热处理工序时效 自然时效:将毛坯或工件长期放在室内或室外,使其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自然松弛和变形,以减小内应力。 人工时效:将铸件加热到550~650℃进行去应力退火,它比自然时效节省时间,残余应力去除较为彻底。??? 3.合理安排工艺过程——粗加工和精加工宜分阶段进行,使工件在粗加工后有一定的时间来松弛内应力。 2.3.1 加工误差的性质 按其统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大类。 (一)系统误差 1、常值系统误差 加工的一批零件中,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误差。例如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及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等都属于常值系统误差。 2、变值系统误差 加工一批零件中,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都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如机床、夹具、刀具等在热平衡前的热变形,刀具的磨损等都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二)随机误差 加工一批零件中,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且无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如毛坯的尺寸误差,定位、夹紧误差,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2.3 加工误差分析 2.3.2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1.正态分布分析法 加工尺寸的正态分布方程式 式中:y--分布密度(概率密度) x--分布曲线的横坐标(表示工件尺寸); 算术平均值,表示工件尺寸的平均值; 正态分布的特点 σ只影响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所以当σ值愈小,曲线愈陡峭,尺寸分散范围就愈小,加工精度就愈高;反之则曲线愈平坦,尺寸分散范围就愈大,加工精度就愈低。 理论上,随机误差的分布是在-?~+? 之间 概率 x x i - = d 工件尺寸落在 范围以内的概率为全部零件的99.73%。 分布曲线的应用 1) 确定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 由于各种加工方法,在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下所得加工尺寸的分散规律符合正态分布。因而可以在多次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为每一种加工方法求得它的标准σ值。然后按尺寸分散范围为6σ的规律,即可确定各种加工方法的精度等级。 2) 判断工艺能力 工艺能力系数: 3) 确定工件尺寸的合格率和废品率 如图所示:如果尺寸分散范围大于零件的公差带T,将有废品产生。 如图所示,在曲线下面 C、D两点间的面积代表 合格品的数量,而其余 部分(图中阴影部分) 表示废品的数量。当加工外圆时,图左边的阴影部分为不可修废品,右边的阴影部分为可修废品。加工孔时,则恰恰相反。 例2-1 2.点图法与 按加工顺序逐个地测量一批工件,以工件的误差(尺寸或形状)为纵坐标,以工件的加工顺序号为横坐标,即可绘出上图a所示的点图。 1)绘制方法。将每m个零件误差的平均值标在点图上,即 图。同时把每一组的极差(尺寸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画在另一张点图上,即R图,用以显示尺寸的分散程度,将两者合在一起使用,称为 - R图。如所示。 从点图上可明显看出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为进一步显示尺寸随加工顺序的变化趋势,将变值系统误差的影响在图上表示出来,可绘制 2: 3.精度图法 2.4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2.4.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意义 微观几何性质:表面粗糙度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a) 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 m ,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 表面层的物理性质:零件加工表面冷作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冷作硬化:切削或磨削过程中,加工表层产生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晶格严重扭曲,并产生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引起材料的强化,这时它的强度和硬度都提高了,这就是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现象。 金相组织变化: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加工区和邻近区域,温度会急剧升高,当温度超过材料的金相组织变化的临界点时,会产生金相组织的变化,并伴随出现极大的表面残余应力甚至裂纹。 2.4.2表面质量对仪器使用性能的影响 1.表面粗糙度对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磨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pptx VIP
- 设计院电气专业面试常见问题汇总与标准答案.pdf VIP
- 2021年福建省福州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pdf VIP
- 化学-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营养与膳食.ppt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通史16.ppt VIP
- 车租赁代驾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