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电能表知识简介,智能电能表基础知识,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购电卡,费控智能电能表,三相四线智能电能表,北京智能电能表购电卡,电能表智能周转柜
智能电能表知识简介 王利宁 2011-8-3 主要内容 电能表发展历史 电能表的分类及命名规则 智能电网 智能电能表 1.电能表发展历史 最早的电能表是爱迪生在1880年利用电解原理研制而成的直流电能表-安时计,该表重达几十千克,没有精度保证。 1888年,交流电的发现和应用,对电能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交流电表应运而生。意大利科学家弗拉里提出了用旋转磁场的原理测量交流电能,这种基于旋转磁场理论的交流电能表成为弗拉里电能表。 1.电能表发展历史 1889年德国人布勒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没有独立电流铁心的单磁通式感应式交流电能表。这块表重达36.5千克,其中电压铁心中6千克。 1890年,带电流铁心的多磁通式感应式电能表诞生了,不过其转动元件是一个铜环,反作用力矩靠交流电磁铁产生。 1899年,瑞士兰吉尔公司研发了单相两线电能表,并于次年投放市场。 1.电能表发展历史 为了减少电能表的尺寸和重量,科技人员研究把电压和电流磁路分开,采用独立电流铁心的结构。20世纪初,电能表的铜制转动圆盘被铝盘代替,且采用了性能较好的导磁材料,进一步减轻了电能表的重量,同事降低了功耗,提高了电能表的性能。 20世纪20年代,铁心的总质量已降到只有1.5-2千克的水平,当时的生产规模已达到年产量10万台。 1.电能表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镍钢和铝镍合金磁铁,电能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磁钢性能的提高降低了转速,改善了电能表的过载特性。 20世纪40年代,在温度、电压、频率等外界因素变化对电能表性能的影响方面进一步改善了感应式电能表的性能。另外,相继出现的单宝石轴承、双宝石轴承、磁推轴承等使得感应式电能表的寿命达到了10-30年以上。 1.电能表发展历史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由于感应式电能表结构简单、安全、廉价、耐用,同时又便于批量生产和维修,感应式电能表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交流电能计量领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但随着用电量的急剧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对电能表提出了多功能化的要求,要求不仅能计量电能,同时也能应用于管理,感应式电能表难以适应现代电能管理的要求。 1.电能表发展历史 感应式脉冲电能表是静止式电能表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产物,采用了感应式电能表的测量机构作为工作元件,由光电传感器完成电能-脉冲的转换,然后经电子电路对脉冲进行适当处理,这种电能表也被称为脉冲式电能表。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大量使用了这类脉冲式电能表。 1.电能表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全部采用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交流电能表。这类电能表由于没有转动元件,故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 )标准将其定义为静止式电能表,国内也称为电子式电能表。1976年,日本研制出了静止式电能表,但在现场使用环境下,暴露出了抗干扰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一度影响了其应用进程。 1.电能表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子设计和制造新技术的出现和采用,静止式电能表在各种现场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问题被逐一破解,使其在发达国家迅速得到发展。其中一些表已可在很宽的电压、电流范围内进行自动量程转换,安装式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覆盖了2级、1级、0.5级和0.2级,标准表的准确度等级也迅速覆盖了0.1级-0.005级的各个级别。 1.电能表发展历史 静止式电能表可以方便的实现预付费、复费率(分时)、通信等特殊功能,这些功能有力的推动了自动抄表计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九州电力公司、美国费城电力公司、美国弗吉尼亚电力公司等相继使用电力输配电线载波、地线载波、光纤、邮电线路等通信技术进行远程读表试验。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用于大用户的商业化的点能量管理系统,符合管理系统已在世界范围广泛采用。 1.电能表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在解放前没有自己的电能表制造业,使用的表计全部依靠进口。国内只有电能表的维修和校验业务的小作坊。1952年,上海合成电器厂(即上海电度表厂)开业,生产制造2级和1级安装式单、三相电能表。随后哈尔滨电表厂、上海第五电表厂先后成立。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的电能表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和规模,自行设计和大批量生产的各种类型电能表,不仅供给国内,还远销国外。 1.电能表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对静止式电能表的研发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经历了机械时钟、电子时钟、微处理器分时开关以及自主研发专用计量芯片等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珠海恒通公司为代表,国内静止单相表走的是放斯伦贝谢公司的产品的道路;以湖南威盛、宁夏宁光公司为代表,国内三相多费率和三相多功能电能表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在芯片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