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文:阅读教室建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祖文:阅读教室建设.doc

打造富有生命气息的阅读教室 ——下城区中年级语文教研群第三次群聊记录 2013年3月27日 一、主持人公告 主持人刘发建:各位语文同仁, 大家好!我是“下城区小学中年级语文群”今晚主持人刘发建——人教论坛落地麦。受祖庆委托,今晚由我为大家主持本次聊天活动。 (一)今晚活动流程 1.宣布群聊规则; 2. 介绍李祖文老师; 3.李祖文老师聊阅读教室打造及语文教育改革; 4.群内教师与李祖文老师互动,自由聊天。 (二)今晚聊书规则1.先请各位把自己的头像亮起来,象征着阅读之灯点亮在生命中。2.为了醒目,管理员用14号红色宋体,主持人发言用16号红色楷体,嘉宾发言用16号蓝色楷体,其余的群友,请均用14号以下黑字字体。?3.为了有序发言,祖文老师聊阅读教室打造的第一板块,请各位不要随意插话。若有疑问,请递交给群主QQ七彩雪狐蔡老师,将由群主转交给旷雪老师、七彩雪狐老师。若不遵守规则,管理员提醒三次,仍不遵守规则的,管理员会请其退出该群。4.“自由聊书”板块,老师们可以和嘉宾互动聊天,也可以将自己班级的儿童阅读经验和大家分享。 下面,有请李祖文老师出场,请允许我介绍一下祖文老师李祖文:深圳市福田区陈金才名师工作室二期成员;深圳市福田区姚晓英语文特色工作室主持人助手;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读书坊》特邀读书老师;广东南方阅读研究院分级阅读指导研究所讲师;深圳市新课标培训助学导师;全国首届班级读书会骨干培训班学员,全国第六届班级读书会辅导师,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儿童阅读千岛湖研习营主讲专家。2012年全国首届小学语文体验式研习营主讲专家。一直潜心儿童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曾受邀在全国多个省市现场授课及讲座;2012年成为深圳儿童福利会专家讲师,多次做儿童阅读的公益讲座;多篇论文发表在全国核心中文期刊上。让我们用各种方式欢迎祖文老师的到来!欢迎时间一分钟! 首先是因为赵镜中先生的一篇关于《语文教学的迷思》中所提到的给学生打造合适的阅读环境给我的启发。? 其次是千岛湖的种种实作促使我有种想在教室里用学生来试试的想法,可是教室的条件已经无法让我来尝试这些东西。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千岛湖指的是儿童阅读的千岛湖流派目前有海豚出版社的专区,也有新疆青少社的专区,还有重庆《学语文》杂志的专区下面以“观察与发现”专题为例。(为证真实,以当时的微博记录为例证),如果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到我的腾讯微博关注我每天的记录。地址是:/ylxxlzw/向教材“学习”#阅读教室#第十八天:今天的课是两节连上,这是我比较喜欢的。课堂上我从比较早布置的一个作业入手: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从这件事情开始延伸,从而让孩子回顾昨天的语文课的重点:观察和发现;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不可以“发现和观察”。从而让孩子明确:任何的发现都离不开仔细的观察。厘清“观察与发现”的概念后,我让孩子们打开书,仔细阅读《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将这三篇课文中的你自己认为的应该属于“观察”范畴的内容圈划出来。圈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清楚哪些是“观察”的范畴,哪些是“发现”的范畴。而且要特别注意的是“观察”与“发现”的内容有可能混合在一起,要特别区分开来。经过15-20分钟的自我阅读与圈划后,孩子们开始汇报自己的圈划的结果,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对于前两篇课文,观察的内容居多,而对于《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则出现了问题,因为在这篇课文中,观察的内容与发现的内容有交叉的现象。这恰恰是我要教学指导学习的内容。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这段话的前大部分是属于“观察”的范畴,而后面的“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则属于“发现”的范畴。我让孩子们仔细地分别读这这两部分的话语,体味二者区别。启发孩子明确观察的是直观的所见所闻,而“发现”则是经过分析与思考后的感受。 #阅读教室#第十九天:今天继续是两节连堂课,继续昨天的“观察与发现”的主题,按照计划是延伸到习作感知层面。 第一节课,从昨天总结出来的“观察的方式”开始,让孩子们在昨天圈划的关于“观察”范畴的句子旁边标注上作者所采用的是何种“观察的方式”,如:视觉、触觉等等。这一步的做法,目的是将“观察”范畴的语句细化,从而了解每种观察方式所涉及的角度。比如,孩子们很快就在昨天所圈划的内容的基础上找寻到“视觉”观察,仔细分析每个人画出来的语句,孩子们很快得出结论:视觉观察主要是对物体的颜色与形状。利用这样的教学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