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药物治疗的新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斑秃药物治疗的新进展.doc

斑秃药物治疗新进展斑秃(alopecia areata)是指头发突然或渐渐地成片脱落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一种具有遗传素质和环境激发因素的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病机至今尚未明了。本病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免疫反应有关。过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精神忧虑、焦急、悲伤、惊恐,都属于神经功能紊乱范畴,也是诱发斑秃病的最常见的病因。中西医对该病采用不同的药物或手段进行治疗,现综述如下。1 中药治疗中医药辨证施治 目前,斑秃的中医治疗大致分以下几型:①肝肾不足型,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填精益髓。②气血两虚型,包括心脾两虚、肺脾两虚型,治宜益气养血、健脾生发。③血瘀型,包括肝郁血瘀、脉络瘀阻型,治宜疏肝解郁、活血通络。④风盛血燥型,包括血热生风型、肝旺夹风型、血虚风燥型,治宜凉血养血祛风、润燥生发。⑤痰湿化热型,治宜清热燥湿、健脾化痰。心肾不交型用养心汤加桃红四物汤,肝肾不足型用七宝美髯丹,肺脾两虚型用参苓白术散,肺胃积热型用枇杷清肺饮为主。荣颜生发汤加减:气血两亏,面色无华,头晕乏力,失眠纳差者加党参、黄芪、阿胶、白术、茯苓神;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者加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气滞血瘀者加川芎、红花、桃仁、丹皮;火盛血热者加黄芩、连翘。单味中药与中成药内服 实验证明,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及改善微循环作用;雷公藤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功能;茯苓也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故均可口服单味药治疗斑秃。许多中成药具有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或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也可灵活运用于本病的治疗。粱虹等用元康胶囊和生发丸对照治疗76例斑秃,结果总有效率前者为89.5%,后者为73.0%。徐建华等用步长脑心通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斑秃,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有显著改善,认为二药合用有效地增强了血液的运输功能,使毛囊得到足够的营养。张理保用六味地黄丸、潘藩用乌鸡白凤丸均取得满意疗效。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不外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毛囊营养,刺激毛囊由休止期进入生长期。常用中药有:斑蝥、冰片、樟脑、丹参、当归、红花、川椒、侧柏叶、附子、干姜、毛姜、苦参、百部、旱莲草、补骨脂等。张和平以斑蝥液治疗斑秃62例,总有效率96.8%。丁贺山以当归、丹参、黄芪50 g,川芎、附子、干姜、白芷各35 g,川椒、侧柏叶、干辣椒各30 g制成生发酊,治疗斑秃54例,治愈率71.1%,有效率89.5%;而对照组使用30.0%补骨脂酊,治愈率25.0%,总有效率75.0%。侯显增以乌斯曼育发露治疗斑秃,并以含有2%敏乐定的黑百合育发露作对照,结果二者在治愈率、有效率及起效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异,亦无副作用。2 西药治疗2.1 免疫调节剂2.1.1 皮质类固醇(皮质激素)类具有促进免疫调节的作用,可经外用、皮下注射、口服等多种途径给药,通常有一定疗效,可暂使毛发再生,但停药后又会脱落;又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不应作为常规治疗,但为控制来势凶猛的斑秃,避免发展为全秃或普秃,此法值得一试。①皮损内注射:适于脱发累及头皮<50%的稳定性脱发患者。一般在把皮损处以酒精消毒后,将皮质激素注射液与等量的1%的盐酸普鲁卡因混合,根据皮损大小作点状注射,每周不超过1次,4~8次为1疗程,每次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若经6个月治疗仍无效,宜中断治疗。②口服:仅适用于进展迅速、面积广泛的斑秃,并应严密随访。目前多采用冲击疗法:儿童(<12岁)口服泼尼松龙5 mg/kg、成人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500 mg,每月1次,疗程6个月。2.1.2 接触致敏剂 如二苯环丙烯酮(DPCP)、二硝基氯苯(DNCB)、方形酸二丁酯(SADBE)等,每周1次外搽于秃发区,激发局部免疫反应,刺激毛发生长。其中DNCB与SADBE分别由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原因不作推广应用,DPCP最常用,对于AA和AU的有效率分别为50%~60%和25%。Tobin等运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通过抗毛囊IgG抗体的间接检测,发现经DPCP治愈的斑秃病人血清中的毛囊(HF)抗体浓度和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慢性的脱发区较大的斑秃,由于口服皮质激素的局限性,局部免疫治疗成为相对安全、有效、能普遍接受的治疗,但复发率还是相对较高,其副作用也比较严重。应用时应从低浓度开始,依据病人反应适当调整浓度,常用浓度为0.01%~2.0%。2.1.3 地蒽酚(dithranol/anthralin)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 复方地蒽酚软膏(复方蒽林软膏)是用于斑秃促进毛发再生的刺激性药物,适用于儿童斑秃和范围广泛的斑秃。地蒽酚主要对郎格汉斯细胞有毒性作用1.0%浓度短期接触治疗(30~60 min),隔日1次,连续2周,如能耐受,则每日1次,平均起效时间2~3个月。副作用可见瘙痒、红斑、脱屑、毛囊炎等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