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doc
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3年12月04日来源:光明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发展繁荣中华文化
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
列宁指出,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文化的发展是短暂的,只有得到文化的滋润,社会才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民族复兴以文化繁荣为前提条件。诸子论辩、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兴盛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平,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奠定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显著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更新扬弃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使中华民族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结束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催生了以新教伦理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精神,引导欧洲各民族走上了现代文明之路,直接推动了西方国家持续的繁荣昌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诸要素之中,文化是协调各个要素协同发展、相互耦合的关键。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就难以正确行使国家权力,没有文化,就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的运行需要通过文化的反馈形成系统的回路。当文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时,会形成一种正反馈,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文化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形成一种负反馈,从而束缚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在经济社会这个大系统之中,文化与其他要素不相匹配,其他方面发展得再好,也迟早会发生停滞甚至倒退。古巴比伦曾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文化的不匹配使这颗明珠终如一颗流星,在人类历史的天幕中倏忽而逝。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繁荣,只有经济和军事的强大,这样的民族复兴只是一种表面的复兴,如冬日的冰雕,炫目难久;而文化的繁荣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指引,也只是徒有其表,如夏日的蔬果,易腐难存。因此,民族的真正复兴必然依赖于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值得注意的是,苏联解体对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又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对我国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加之市场经济自身的趋利性特征,导致生态废、道德弛、腐败行、信仰失等文化症候并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放博纳的创新精神等在严峻的考验中经受着八面来风、狂飙突袭式的冲击。因此,唤醒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复兴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维护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在强国之路上阔步前行的先决条件。
文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在经济社会系统的诸要素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会导致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社会不够发达的时候,文化也有可能异常繁荣。古希腊罗马在生产力远远落后于今天的情况下,却创造了后世欧洲文化难以企及的高峰。而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又很可能与其大不相称。毋庸讳言,当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其根本原因在于,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旧有的文化体系往往会在其惯性的轨道上继续向前滑行,这个时候如果不对文化进行变革,文化就会束缚经济社会的发展。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胆扬弃中华文化中的糟粕,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注入了现代特质和活力,使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获得了迎接时代挑战的新方向和新动力。此后,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今天,我们也必须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检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革故鼎新,我们的文化才能够大发展大繁荣,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匹配。
文化发展是中国系统发展的重要一环。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就是既要搞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搞好文化建设,系统全面地推动中国整体地向前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发展某一个方面。我们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系统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民族复兴的质量就不高;只有文化得到了充分发展,整体实力上去了,民族复兴才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坚韧性。从系统的理论来看,在组成国家系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诸要素中,只有每一个要素都很强健,而且系统整体的结构得到了优化,这个系统才可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功能,也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5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2024江西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pptx VIP
- 《一句顶一万句》读书分享.pptx VIP
- IT售前工程师修炼之道-.ppt VIP
- 小升初大量考试真题(共20套).pdf VIP
- 合资公司成立讨论会议纪要(12月11日)(3).docx VIP
- 新概念一册lesson43-44练习册.docx VIP
- GBT-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个人可识别信息(PII)处理者在公有云中保护PII的实践指南.pdf VIP
-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培训记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