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里红妆:“花轿娶亲”或缘于镇海.doc
十里红妆:“花轿娶亲”或缘于镇海 2009-4-2 16:24:41 来源:镇海网讯
花轿,又称彩舆,官称銮舆、凤辇,是旧时宁波一带姑娘出嫁时必须乘坐的一种代步工具。结婚那天,新娘在喜娘的帮助下沐浴薰香后,头戴凤冠,身罩霞帔,打扮得雍荣华贵,被家人抱入花轿,迎亲和送亲队伍便放爆竹、燃薰香,鼓乐手们吹奏起欢快的《凤妆台》或《梅花三弄》等民间乐曲,一路上吹吹打打,抬着新娘前往夫家拜堂成亲。
这种花轿,分四人抬或八人抬的两大类,轿身均为木结构,多由椴木、樟木、黄杨木甚至乌木、红木等构架,轿周的各种饰物饰件均精工细雕、朱漆贴金,有龙凤、松鹤、蝙蝠(福)、梅花鹿(禄)、蜜桃(寿)、麒麟(送子)、八仙(百喜)、状元及第等图案;轿顶结彩,五岳朝天,金碧辉煌,轿身用绣花串珠通体装饰。民间按其制作用工状况和精美程度,以“千工轿”和“万工轿”呼之。相传这种花轿完全按照南宋时皇太后御用銮舆(凤辇)仿制,由宋高宗赵构亲自封赠,专供明州府(宁波)辖地少女出嫁(出阁)时乘坐。同时赐予的还有按当时皇后出行穿着的仿制服饰,即“凤冠霞帔”,也供明州少女出嫁时穿用。
另外,为与乘坐銮舆、穿着凤冠霞帔等宫廷礼仪的出嫁新娘相配,他还下令,如果娶亲的新郎是平民百姓,一律允许穿着当朝九品官员的服饰——纱冠绿袍,冠翅上可插金花、披红绸、饰佩璜(玉),时限为新婚日一天。另规定,所有臣子百姓,遇到姑娘出嫁的花轿时,都须靠边相让,冲禁者一律处以重罚。且严旨:一、其他各地不能仿效;二、二婚或改嫁妇女则严禁沾染这一恩泽。
然而,南宋王朝灭亡后,除“二婚或改嫁妇女严禁染指这一恩泽”外,花轿“仅供明州闺女出嫁使用”的规矩便被打破了,因为它成了当时民俗中明媒正娶的标志,故而浙江全省纷纷仿效,引起了国内其他地方人们的羡慕和赞叹,这便有了 “浙江女子尽封王”的称誉。
建国初期,镇海城区和贵驷等处还保留着多顶制作极为精美的花轿,尽管那时政府已经提倡新式婚礼,但绝大多数姑娘依然采用坐花轿出嫁这一传统习俗。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戛然绝迹,花轿也不知所终(现全宁波最好、最精致的一乘花轿即“万工轿”,被保存于天一阁博物馆内,晚清时期制作,来源不详),但嫁奁(即“十里红妆”)的习俗延续至今。
那么,旧时明州府的闺女为何能独自受到南宋皇室的恩宠呢?
?一段传说
事情得从镇海说起。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向明州溃退,慌乱中与其侍卫被金兵冲散。他孤身一人在明州东北郊奔走了三天三夜,辗转中逃到了镇海(时称定海)西郊涨鑑碶村,正巧被看管谷场的村姑看到。村姑将他藏匿于稻草垛下,自己坐于其上,纳起鞋底来。随即追杀到的金兵问她曾见到一穿黄袍的男子过此否?村姑便指着前方说过去不久。金兵深信不疑。金兵走后,村姑指引赵构沿甬江边芦苇丛中小路,渡过江塘河,乘船航海脱险。
离别时,赵构见她胆大机灵、深明大义,便许诺大业光复后,定会派员接她进宫,以示报恩。匆忙中无以为凭,就指着村姑腰间系着的围裙(俗称布兰)说,待我派人来娶你时,可将它悬挂在家门口,以便识别。
不久,赵构在临安(杭州)重登皇位,派一大员前来接村姑。但村姑以为皇帝仅是说说而已,早将此许诺当作戏语张扬开去。故大员到时,涨鑑碶村凡有少女的,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起布兰,以致无法认准谁才是救过皇上的村姑,这也就引出了至今尚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涨鑑碶,布兰扯(挂)大旗”这句俗语。大员无法辨识,就借口村姑已迁居明州他地、一时难以找到为由复旨。?
赵构得知后有点遗憾,可做皇上的又不能有恩不报和言而无信,怎么两全其美呢?于是就下旨“赐明州府少女出嫁乘坐皇太后銮舆”、“饰皇后的凤冠霞帔”、“平民新郎可穿九品官袍”等封赠来。由此而产生了明州女子用花轿代步出嫁以及与此密切相联的、隆重而铺张的“十里红妆”嫁奁习俗。
?一串史实
笔者曾多方查证,确有多卷史志记载: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及次年初3个月内,宋高宗到过镇海三次。第一次因金兵突袭,负责在明州布防的南宋将领张俟弃防而逃,致使赵构与侍卫溃散,他独自在镇海一带奔走,被涨鑑碶村一村姑救下;第二次是与部下会合后,重整队伍,从明州东门“乘楼船经定海(镇海)浮海”避敌;第三次是在温州一带海上漂浮避敌,又“至定海(镇海)转明州去临安(杭州)”,重建南宋王朝。赵构在镇海的逃奔、被救、驻跸和避战,也使镇海多了几个与之相关的并传。
用现今地名:一是渡驾桥,在蛟川街道,据称是村姑引领赵构过河的地方;二是辂林,即被后人讹称的路林村(今路林市场),“辂,迎也,止,获也”。当年赵构被冲散后,这里是其部下“迎着”、“获得”皇帝,并使之会合的地方;三是镇海鼓楼,“昔有宋高宗棠幸海上,登是楼,秉圭揖瑞”,楼前一带后人便改称为“朝宗坊”;四是城内宋帝庙,“故老相传为宋高宗驻跸处”,原庙中有两棵古柏(现已无存),为“南宋渡时物,亦称宋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融风险管理 课件 第7章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和管理.pptx
- Q/GDW 10176-2017-(代替Q/GDW 176-2008)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程.pdf VIP
- 抖音运营干货分享量化打造百万级抖音账号矩阵附抖音基础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专升本高等数学复习练习题(带答案).pdf VIP
- 大凤凰维修及保养.ppt VIP
-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pdf VIP
- Q∕GDW 10784.2-2017 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2部分:配网电缆线路.docx VIP
- 健康体重的维持和日常管理.pptx VIP
- 斯坦福手术室应急手册中文版.pdf VIP
- 诊断学课件 第5讲 心脏检查基础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