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的诗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唐的诗词.ppt

经历了盛唐的繁华兴盛,唐代在安史之乱后就开始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进入后唐,社会更是动荡不安,朝廷上的腐败糜烂,朋党之争,使整个国家都陷入混乱中。唐朝的文化上的辉煌,也开始在后唐渐渐衰落。但后唐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因为它涌现了一批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家,而且,后唐在继承盛唐和中唐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正是那一种繁华落尽之后的凄凉,成就了后唐的诗文。而后唐又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纷乱的社会,使得大批仁人志士徒有报国之志,空有满腹经纶,却苦于报国无门。面对这样一个社会,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现实,后唐的诗人们或是对现实进行批判,或是对过去的那段盛世进行着充满哀婉的回忆,或是就此沉沦在声色犬马之中,令人深思。 李煜满心哀愁的写下这首词时,他已经在北宋国都汴梁呆了许多年了。此时,他那“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李煜《破阵子》)的南唐国土,也早已经成了赵宋的州郡,自己又是寄人篱下的俘虏。虽然开始的时候,宋太宗等人并没有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迫害,但那种被囚禁多年灰暗的心态,总会让他感到结局的悲惨。 所以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即使做了长期被软禁的政治俘虏,也没有对新朝奴颜卑膝,唱过一句赞词,而是更多的对曾经故国的声声叹惋,乃至后来一定程度的醒悟。 这首诗具有高度的抒情技巧,形象鲜明,结构严密,表现力惊人。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杜牧、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政治诗 咏史诗 抒情咏物诗 无题诗 临近傍晚时分,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驱散。看见了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使得美好时光十分短暂。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 “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 “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这首诗不仅象征着他个人的沉沦迟暮,也象征着大唐帝国的奄奄一息。 遣怀 唐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我落泊在江湖,潦倒扬州醉乡。美人纤细的身姿,可以起舞翩翩于手掌。十年扬州的光阴,如同大梦一场。自己负心的名声,一直在青楼传扬。 则古诗同时也告诉我们,杜牧在扬州期间生活上很不检点,时常出入娼家,幸有牛僧孺便将保护人所写纸条念给他听,使杜牧大为惭愧。后来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便有《遣怀》的问世。因此,本诗主要写杜牧对自己放荡生活的悔恨,这是毫无疑义的。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象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 这些诗是后唐文人当时一方面经历了现实生活的压抑和失落后,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另一方面又放不开现实的很多东西,尤其是放不开在其改造社会,重现盛唐盛世的远大但不现实的抱负,因此,这种矛盾和困顿是后唐诗人始终无法摆脱的心结。但正是这种矛盾和困顿,让我们更真实的感受到晚唐的文化风格,也使后唐的诗歌作品更加独具一格,更值得以后的人们反复颂咏,品味。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