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heet3
Sheet2
Sheet1
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1)从(其一)“南枝……泄露……”和(其二)“溪桥……茅舍……”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写一段简明赏析文字。
(2)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潍质三)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宋)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2)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8鲁原创一)
鹧鸪天①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③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③浮生:取自《庄子》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这首词的优胜之处就是写景的时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就这个方面简要赏析。
(2)有人说“殷勤”一词巧妙地表达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青质二)
初发夷陵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1)这首诗的写景有何特点?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
(2)诗中尾联说“今朝喜处君知否”,诗人喜在何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鲁原创三)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1)“西风吹妾妾忧夫”一句诗,写得很朴实,但意味十足。请简要赏析。
(2)试分析鉴赏这首诗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的妙处所在。
1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名优三)
玉阶怨 吴声子夜歌
李白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
第五课时参考答案
1.答案:(1)首句切入正题,既点明了出发地点,又标明了回归之所。(2分)着两个“望”字浓墨重彩地勾画出作者对回归故里的渴望。(2分)
(2)全诗描绘了登上归舟后全家人的喜悦之情。从“一室欢声”到“十幅风帆”,一路欢歌一帆风顺,自然发出了“最难图画是归舟”的感叹。(2分)这一句点明了主题,表明眼前景物可以画出,而内心的喜悦心情却难以描绘,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分)
2.答案:(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1分)“试卷”刻画了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2分)“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1分)
(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1分)(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昨夜,漆黑的满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但今早卷帘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1分)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面对现实,坚定自己的信念。写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2分)
3.答案:(1)因为在诗人看来,“杨花”飘落后化为了“浮萍”,而“浮萍”飘忽不定,正如游子一般。那么,生出“杨花”的“柳枝”怎会成为多情留客的象征呢?所以诗人反对“折柳”。(4分)
(2)原因有二,一是整首诗见解新颖,言他人所未尝言;二是整首诗结构上顺接而下,不断提出论断,造成悬念,又不断加以说明,最后解决疑问。(4分)
4.答案:(1)面对如此美景,今日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他觉得分外冷清,感慨万千。(2分)抒发了作者对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感慨。(2分)
(2)①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前两句写景、眺望金谷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