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俯仰皆“道”
——浅析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中国哲学意境的关系
李伟楠
100024
100024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10000002244
摘要:“道”的哲学内涵在美学层面推演,使得中国艺术无论是空间艺术还是平面艺术都力图达
到一种天人和谐,物我两忘的妙悟境界。这个现象从建筑的结构与环境关系,从建筑使用的文学
语言,以及从体现在建筑上的综合艺术三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关键字:道;哲学;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E 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117—01
中国哲学,一“道”字包举海内,囊括古今。老子讲道:“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荀
子讲道:“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魏晋玄学讲道:“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
全焉”;宋明理学讲道:“万物待是而后存者,天也;莫不由是而之焉者,道也”。“道”既是
本体论意义上的,也是价值观意义上的。既是大千万类运行变化的规则规律,又是社会伦理
的基本原理原则。如果说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在儒释墨法等流派的哲学互相对峙与消化,
角力与整合的过程中,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核,那么一“道”字
境界全出。在这个意义上,“道”引导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向,塑造了中国的国民性格。
“道”的哲学内涵在美学层面推演,使得中国艺术——无论是空间艺术还是平面艺术—
—都力图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物我两忘的妙悟境界。不但要富含美学意义,同时要背负哲学
内涵;不但要创造行而下的视听空间,而且把开拓精神空间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宗白
华先生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古代,中国人没有习
惯把建筑看成是一种艺术,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却是深藏在古典建筑中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建筑的结构与环境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承山顺水,力
图使建筑在自然中找到自由舒放的最佳状态。这样做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主体顺应客体变化,
起居安宁,动静自适,“还自然之心于自然之物”。从而达到中国哲学“修道”的大境界。在
这一点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个体建筑是“斋”与“轩”。
由于传统含义的历史积淀,作为古典的个体建筑,斋的功能是使人或静心养性,修身反
省,或聚气敛神,潜心攻读。斋需要让人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对于环境与结构也必然有其
特殊的审美要求。它有阴阳,隐显,抑扬,幽敞的性格区别。“堂堂高显”之美,可显旷士
襟怀;“藏修密处”之美,可窥居士雅兴。斋在空间创造上展现了主体的精神内涵与人格气
象,并对主体产生哲学意义上的引导。我们看到,在紫禁城这样严肃工整,体现严密等级观
念的建筑群中,也依然有着养性斋这样相对自由与舒放的建筑。
轩可以指一个极小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指廊。它一般具有陪衬的性质,偏副的性格。按
《园冶》的说法,轩的典型形象是轩举高敞,也就是说,地处高旷,空间畅达。由于轩是不
封闭的,或不完全封闭的,它与自然结合的更为巧妙和紧密。或凌波临水,或曲折环绕。而
四周又多半环香拥翠,蜂飞蝶绕。加之,中国传统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木
材感性而自然的特质使得轩的人工痕迹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达到了中国哲学历来崇尚的“一
任天真”的境界。
非但是个体建筑,在群体建筑上, 无论是选地,布局,排列,都有考究的文化内蕴。
宫殿和都城规划气度恢宏,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充分体现了皇
权至上的观念和帝王气象,宣王道;佛教的建筑群宝相庄严,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
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宣禅道;而园林中的建筑群,则多选自由布局,自然活泼,巧
夺天工(苏州园林即为典型)。使人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力求达到老子所倡导的“见素抱
朴”的境地。
我们看到,在环境和布局的自由中获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恢复人性的自然,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高明之处。
其次,从建筑使用的文学语言来看,中国古典建筑巧妙的利用了中国的诗、词、歌、赋、
文,使为主体创造的精神空间向深处拓宽。建筑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