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无十足(修改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钱无十足(修改版).doc

「銅」錢無十足 中國古代用於製造貨幣的材料十分豐富,除了金銀、銅鐵、紙張之外,還有鉛、錫、泥土等等。 我們習慣上所說的銅錢其實不是100%的銅質,而是銅、錫、鉛的合金所鑄,但銅應該達到一定的比例。唐代制訂的銅錢標準是銅83.33%,白蠟14.56%,黑錫2.11%;清乾隆中的標準是銅49.7%,黑白鉛48.3%,錫2.0%。 鐵、鉛皆可鑄幣 東漢光武建武初(公元25年左右)在成都稱帝的公孫述,均鑄有鐵五銖;南朝那個以愛做和尚出名的梁武帝,乾脆全用鐵錢,按貫計算,用車裝運;兩宋長期流通鐵錢,南宋用銅水浸鐵,變成所謂的「膽銅」來鑄錢。南北朝的北周鑄有鉛錢;五代十國的南漢以鉛錢為通用貨幣,劉仁恭父子在幽州(今北京)建立燕政權,當地沒有銅礦,他們就用鐵,甚至堇泥(細黏土)鑄錢後周(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的就是後周的江山)高價鼓勵官民採銅和向外國進口銅料。明朝萬曆年間,臭名昭著的礦監稅使為皇帝到各地開採銀礦。清代,除了國內供應外,還有從日本進口的洋銅,從英美輸入的大條銀(美國輸入的叫「金毛條」,英國輸入的叫紅毛條。 大布黃千」銅幣是王莽建國初期(公元11年)發行的貨幣。公元581年,隋文帝鑄造的開皇五銖錢。1408年,明成祖鑄的「永樂通寶銅錢。 該幣仿春秋戰國時期的「布幣」鑄造, 屬平肩平足類型,銘文有戰國古韻味。貨幣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產物。 最初,人類社會過著純粹的自然經濟生活,沒有商品,沒有交換。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逐漸產生了社會分工,既出現了剩餘的物產,也產生了物產的需求,於是就有了交換。 先是偶然的物物交換,互通有無,交易而退;繼而是經常的物物交換,有較為固定的時間和場所,參加者更多,交換的物品更為豐富。交換的頻繁,致使某些大家都需要、或者多半能接受的商品游離出來,成為可以固定表現其他商品價值的交換媒介物。這些特殊商品,通常被稱為自然物貨幣或商品貨幣,它們尚不具備貨幣的完全職能,只能算是貨幣的萌芽。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