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打印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打印版).doc

1 中国传统文化 【学时学分】 学时数:16 学分:1 【类 别】人文社会科学 【供选专业】各专业 【供选年级】03、04、05级 【上课时间】周六、周日7-8节; 起止周次:7-10 【上课地点】J102 【人数上限】260 【人数下限】60 【选用教材】 【课程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将选取有代表性的专题,如:易经八卦、阴阳五行、诸子百家、三钢五常、职官制度、科举制度、宗教信仰、汉字书法、绘画戏曲、建筑装饰、饮食服饰等,对中国文化做概略地述评,从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素养。 【任课教师简介】 姓名:魏黎波 出生日期:1955.8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文法学院 简历:八二年至今,开设过《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孙子兵法与谋略》等课程。曾多次获得部委和学校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和“教学优秀奖”。94年获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在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中,独创了一种新的课程体系,并出版了专著《中国革命论》一书。该成果曾获95年校和黑龙江“优秀教学成果”。 2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时学分】 学时数:24 学分:1.5 【类 别】人文社会科学 【供选专业】各专业 【供选年级】03、04、05级 【上课时间】周六、周日5-6节; 起止周次:7-12 【上课地点】D101 【人数上限】120 【人数下限】60 【选用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学》2003年 作者:曹德本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课程简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现代文化,一脉相承。本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儒、道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和《大学》中蕴涵的修身之道,通过名人点评以及趣味盎然的中国传统民俗和老字号的介绍,使大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悠久文明,了解以德治国的方略和修身成才的途径。 通过本门课教学,使同学们自觉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与西方文化的异同。 【任课教师简介】 姓名:郭亚军 出生日期:1981.2 性别:女 职称:助教(硕士) 所在单位:里仁学院 简历:1999.9—2003.7 辽宁师范大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2003.9--2006.3 东北大学,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校期间,发表《浅谈抗日民主政权中党的执政经验》等学术论文;参加沈阳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研究并获一等奖;参与导师“教育与政治文明”的国家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3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学时学分】 学时数:24 学分:1.5 【类 别】人文社会科学 【供选专业】各专业 【供选年级】03、04、05级 【上课时间】周六3-4节; 起止周次:10-15 【上课地点】D302 【人数上限】120 【人数下限】60 【选用教材】自编 【课程简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要想生存,必须向中国孔老夫子、孟子那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学习的正确次序是什么,如何待人处事,如何交友与择友,怎样才能家庭和谐生活幸福?这些问题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就会找到答案并能学会立身处事和培养良好的素质。 【任课教师简介】 姓名:王峰梅 出生日期:1970.8 性别:女 职称:讲师 所在单位:经管学院 简历:本人系经管学院教师,教学之余深深折服于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前在大校已开设过该课程,受到同学们的喜爱,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将祖先如此宝贵的智慧及经验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同进步。 4 中国社会民俗研究 【学时学分】 学时数:16 学分:1 【类 别】人文社会科学 【供选专业】各专业 【供选年级】 04、05级 【上课时间】周六、周日1-2节; 起止周次:7-10 【上课地点】J302 【人数上限】260 【人数下限】60 【选用教材】《中国民俗学教程》(2003年12月版) 作者:苑利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课程简介】民俗,以民间风俗和习俗为载体,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与社会传统,也是当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对社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许对于民俗这一学术术语你并不熟悉,但是活生生的生活习俗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