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打印版).doc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语 文
第 四 册
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
主编
李建华
《把栏杆拍遍》
内容安排说明:
作品人物及作者。(1—5张)
文章整体介绍。 (6—8张)
生字难词理解。 (9张)
课文分析及导读。(10—12张)
文章小结分析。 (13—16张)
提出思考。 (17张)
第1张
辛弃疾画像。
第2张
(文字)辛弃疾简介:(1104─1207)南宋伟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即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主张抗金,但其建议均不被当权者采纳,并遭忌恨,长期落职闲居。其词风格豪放,感慨深沉。多抒写报国雄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统治者的苟安误国表示强烈不满和讽刺。
第3张
(文字) 课题:把栏杆拍遍
作者:梁衡
第4张
(文字)作者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和散文理论研究。
第5张
(文字)梁衡主要作品:散文集《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等。其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曾荣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第6张
(文字)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爱国人生及其词作风格。
2.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和取舍材料的方法。
3.理解本文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思索。
第7张
(文字)本文是写辛弃疾的散文,作为一个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历来有不少作者叙写。本文另辟蹊径,不是简单去叙,而是巧妙地用诗人的八首词串起他的一生,把笔触更多地深入到其内心世界,去展示诗人的平生坎坷遭遇。在学习时要抓住这一线索。
第8张
(文字)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辛弃疾的坎坷人生注定了其词和其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第二部分:(“在我看到的资料里”到“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用八首词来叙写辛弃疾的爱国之心及其失意的苦闷,并阐释了辛词的特点。
第三部分:(到最后)阐明因历史和环境的逼迫,辛弃疾最终走向了词人的道路。
第9张
解释下面的词语(先出现词语,后现答案)
行伍:旧时指军队的行列,泛指军中。
肘腋 :胳膊肘和夹肢窝,比喻极近的地方。
正法 :执行死刑。
媲美 :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整饬 :整顿。
金瓯 :原指酒器,后比喻疆土完固,也指国土。
浅尝辄止:刚入门就停止了钻研。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第10张(按先后顺序出现)
课文分析导读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点明文章的中心,为后面的阐述作铺垫。(图示)
文人中:唯一
一、辛弃疾(武→文) 人与词(突出中心)
历史上:独特
第11张(按先后顺序出现)
研读文章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分四层理解,串连辛词,展示其爱国之心及其失意苦闷。作者也由此来诠释自已心目中的辛词特点。(图示)
经历: 以武起事,以文为业
二、爱国的胸怀 特点一:不是以笔写成,而是用刀剑刻成 历史上
失意的苦闷 特点二:不是用墨写,是蘸血泪涂抹而成 的唯一
本色: 是武人、政人而不是词人
第12张(按先后顺序出现)
研读第三部分
既然辛弃疾的满腔热忱“一不能化做刀枪之力,二不能化着施政之策”,就只有“化做诗词”。由此,中国就有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大词人了。(图示)
历史逼迫
三、武→文(词人)根本原因 照应开头
环境造成
第13张
(文字)本文的主题思想:本文作者选择了能表现辛弃疾整个人生及其思想的八首词,串起了辛弃疾一生的坎坷经历。去探索词人的满腔爱国热忱,以及报国无门的苦闷。并由此指出了辛弃疾并非本色词人,而是环境的逼迫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由武人、政人走向词人之道的唯一一人。
第14张
(文字)艺术特色:
1.立意的新颖,作者不是简单地通过引词评词去写词人的成就,而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八首词去关注词人的内心世界,去同情词人饱受折磨的遭遇。(例略)
第15张
2.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辛词的特色。如将柳永、李清照的词作进行比较,以突出辛词的深厚内蕴。(例略)
第16张
3.语言简洁精当,合理地运用文言,与内容配合,恰当地表现要表达的中心。(例略)
第17张
(文字)思考:本文中写到“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