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创业 .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这里创业 .doc

我 家 长 辈 的 故 事 华 泽 钊 2006年2月 ------------------------------------------------------------------------------------------------ 2005年12月,应学校100周年校庆筹备会之约,我写了一篇杂文“在这里创业—我上海理工大学工作40年杂记”。该文1万6千字,可以算是我在杂记方面的“处女作”、“习作”。拙文通过网络,发给了同事和朋友,反应还可以。我的“自我感觉”还不错,还想写一些关于我家历史的一些故事。前一篇主要是给新老同事和朋友看的;这一篇写的都是家里的事,主要希望给亲戚、小辈和个别朋友看。这里的材料,有的是听长辈说的;有的是从资料和网络中查阅到的,不一定都正确,只供消遣。 (一)福州的“华氏族派” 外国人填写简历,只填“出生地”;而我们中国人填写简历,除了要“出生地”外,还要填写“籍贯”。按辞海的解释,籍贯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我在上海广慈医院(现在叫瑞金医院)出生,“出生地”就自然是“上海市”了。至于“籍贯”,据我妈妈说,我父亲以无锡为其籍贯;她叫我填福州或福建闽侯为籍贯,因为我的曾祖父被派到福州任职;另外,我母系也是福州人。 1981年我在美国时,长房堂侄华克伟给我一本由台湾的亲友于1980年编印的“华氏族谱”,是堂兄华泽钤(qian)写了简述。此族谱是从曾祖父华晋恩(诵纶)写起,共7页,并附一页的“华公晋恩派下子孙亲属一览表。 根据此家谱,曾祖父华晋恩系无锡人,是江苏无锡华孝子之后。清朝咸丰(1851-1861)期间,受任为福建浦下关盐大使,定居于福州黄巷16号。当时宅门前悬联为“美里喜占新宅第,惠泉还忆旧家山”。这里的旧家山,是指无锡的惠泉山。 他于1933年在福州无疾而终,享年88。其灵柩由长房长曾孙华泽钧(惕犀)护送,船运至无锡,卜葬于惠泉山之阳。 惠泉山,又称惠山、彗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周约20公里,是江南名山之一,以泉水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10多处。东麓有寄畅圆、唐代题字石刻“听松石床”及唐宋经幢(刻有经文的石柱)。1949年后开凿映山湖,将锡山和惠泉山的景物联成一片,辟为锡惠公园。 曾祖父在世时,定下以后的排行为“恩承世泽克振家声(恩→通六世)”。华晋恩有4个儿子,长子华承棨(读qi, 号戟(ji)卿)、次子华承英(号彦卿)、三子华承瀛(号雲卿)、四子华承澐(号季卿)。 我们的祖父是老三华承瀛,早故,葬于福州西门鸡角衕之阳;祖母林氏是林则徐(林文忠,1785-1850,字元抚、少穆)的后代。祖父母就只生了一个孩子,即我父亲华世基(荷生);我母亲叫叶佩琳。 1987年福建省农科院和我们合作搞研究,邀我去福州讲学。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我的“籍贯地”。9月25日到福州;27日下午就去黄巷找我们的“老家”。在我出发前,四房大姑(总排行为八姑、世荣)给我描述了房子的特点,以及他们幼年时住在那里的情况。我根据她的描述,画了个示意图(右图)。当时我父亲正处少年,时间大约是1920年代。大姑说我家“不是黄巷24号,就是8号。从南街的方向进胡同,就在右边。大门是6扇的;门坎很高”。我看了好多家,都是既有点象又不全象。每一个大门里面,现在都住了十多户家;天井里全是煤炉和晾衣的竹竿。我问了一些居民,都讲不清楚。最后见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陈翔儿,她说过去的华家住在现在的8号。她是刘瑛业的学生和同事,刘是福州人、华泽钤的妻子。他们夫妻两人都是1918年生,后去台湾,服务于铁路。 (二)福州的三坊七巷 老家“黄巷”,是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发现?探索》栏目大型电视专题片《三坊七巷》。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区南后街的两侧,从北往南位于南后街右侧的为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位于左侧的为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整个街区呈鱼骨式格局排列。三坊七巷形成于唐末五代时期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占地面积为40多公顷,现存明清古建筑200多座,是我国东南现存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被建筑界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由于城市建设等原因,光禄坊及杨桥巷、吉庇巷已消失现仅存二坊五巷。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这里的名人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在中国历史进程有过

文档评论(0)

ucu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