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学 院: 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职称:
二〇一年月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对于水稻产量和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于2013年开始在江西进贤温圳进行了机械旋耕、常规翻耕(牛耕)、旋耕与牛耕交替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于水稻产量和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牛耕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长期旋耕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在旋耕1年的基础上进行牛耕,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耕作方式;双季稻;根系特性;产量
Abstract
To ascertain the mechanism of increasing yield of rice and root growth properties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 field experiment of mechanical rotary tillage, conventional tillage (cattle farming), rotary tillage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alternating was conducted in Wenzhen Jinxian Jiangxi in2013. Research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on yield and root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rotary tillage,cattle farming in favor of rice root growth, dry matter accumulate and impove; rotary tillag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rice, for cattle farming based on rotary tillage for one year, is conducive to the increase in rice yield.
Key words: Tillage system; Double cropping rice; Yield; Root growth properties
前言
稻田在江西等广大江南地区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生态的影响不同。在不施有机肥料或补充不足条件下,传统的耕翻易加剧土壤有机质矿化,不利于土壤肥力的维持。[1-3]土壤耕作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表面状态和耕层,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为植物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吸收环境,它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不同耕作方式会改变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4],同时其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也具有显著影响[5] 。耕作方式的不同,影响土壤性状,进而对土壤空气、水分温度等造成影响,以致影响植物吸收养分。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水稻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以及产量的构成与根系的发育和特性及其分布有关[6]。根系生长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地上部分的生长。许多学者从土壤的角度,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涉及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较少,而且对水稻根系的研究往往是通过水培、盆栽或玻璃网室条件下进行的,且研究比较零散。
江西省稻田耕作方式普遍为旋耕和牛耕,且对于这两种耕作方式的对比性研究较少,为此,笔者于2013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和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旨在为稻田合理耕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于2013年在江西省进贤县温圳镇杨溪村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的田间定位试验,试前土壤基本性质为:有机碳21.64 g/kg,全氮2.671 g/kg,碱解氮146.0 mg/kg,速效钾107.9 mg/kg,有效磷32.14 mg/kg,pH 5.68。供试早、晚稻品种分别为中嘉早17和五丰优T025。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1)机械旋耕(X);(2)常规牛耕(N);(3)旋耕与常规翻耕(N+X)交替3个处理的定位试验。机械插秧,各处理氮、磷、钾养分相等,亩施纯N10kg、P2O55kg、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0ta偕二亚膦酸二乙酯的合成工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110kv输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120急救指挥中心项目立项建设建议书.doc
- 180th燃煤锅炉整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300万吨年常压塔工艺设计与计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400kg釜乳化反应器的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400吨炉天然气铜精炼回转炉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500-1500w软开关型舞台调光灯交流调压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500万吨年常压塔设计和材料腐蚀的探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2015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谋划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