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1年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专题交流 广东广州
23评估监测系统(定期医疗和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医疗与环境监测有如下目的:
(1)早期发现职业病;
(2)评估监测战略是否成功;
(3)是否遵守相关法律。修正的工厂法案》和《矿工法案》规定,存在危险的工厂和矿业必
须对员工进行雇用前和雇用后的定期医疗检查。然而,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和训练有素的监督人员,遵
守法律的情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为了提高定期医疗和环境监测必要采取适当的行动,对工厂检验员、
工厂医护人员、矿场检验员、州政府的工业卫生实验室的员工和设施设备进行培训和检科loJ。
24管理职业病病例
加强职业病管理,医师在职业病诊断、治疗和愈后管理方面应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及技术。在
允许患病工人在治愈后返回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考虑工作环境是否影响工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人是否胜
任原来的工作。列在ESIS、地区医院和PHCS工作的医疗人员进行职业病医护知膨{l}勺培训非常重要。
成功实施职业卫生计划,需要各部门进行通力合作.
25增强工人、雇主、管理层防l匕职业危害的意识
在印度,有大部分工人工作在没有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场所。许多从业人员是文盲,对他们所
从事的职业存在危险的防范意识薄弱。同时,雇主也意识不到其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其中的主要原
因是缺乏.i去律的监控和严格抽.法。因此.加强职业卫生教育,提缸人、雇主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
卫生意识非常重要n1.健康教育计翅l应包括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喝酒等。对采取预防计划可能获得
的经济利益必须告知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者。
综E说述,随着政府对职业卫生自q:重秒哺渡不断提高,印度的职业卫生研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
段,各类研究僦正发鼯酎彭I磺嚏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疏于管理,缺乏统筹和协调,印度的相关
研究机构还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浪费,以及效率低系低下等问题。因此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协讽各
类部门机构,提高科研研究的效益是当前印度职业卫生研究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胡世杰,黄瑞妍,黄永顺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510300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等工伤事故日渐趋多,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而职业
病工伤事故的赔偿事关劳动者的康复、生存,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解决其赔偿救济,成为
了现代法律之重要课题,学者对此也讨论甚多。目前,对于我国工伤事故的赔偿制度,有学者将其归
纳为以工伤保险替代为主,--蒯:i:-F改良选择为辅的赔偿模式。但是,觋‘行作为替代模式的我国工
伤保险制度是否具备有应有的池纠呆障功能?对此,笔者结合工伤保险有关理论和有关法律原则,对
现行工伤保险补偿责任归责问题进行探讨。
一、工伤保险发展历程和意义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病、致残或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从社会
保险制度中获徽的医疗、生活保障和必要的经济赔偿,以瑟帆因工死亡后无生活来源的遗屑
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1】。工伤保险作为社会化的救济制度,具有运作高效、程序简便、赔付标准明确、
保障及时可靠等优点.纵观二百多年来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761
2011年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专题交流 广东广州
[2153-54·
第—阶段,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80年代,工伤赔偿按过失责任为基础的侵权行为法贝慢},厅
处理。但随工伤事故日增,制度渐显局限性:一是受侵权诉讼性质约束,实现难度大。“被害人证明加
害人(尤其是雇主)之过失,殊非易事;劳工靠出卖劳力谋生,欠缺提起诉讼之时间、精神及能力【3】202;
二是赔偿的执行受雇主承担的能力限制,—旦雇主破产或逃逸,赔偿不能实现;三是高额赔偿增加雇
主经营风险;四是雇主与雇工直接面对,进—步加深劳资双方纠纷。由于保障制度的不利,雇工因工
伤事故或职业病几乎濒临绝境。
第二阶段,自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中期,劳工伤害赔偿制度渐次创设,由法律直接规定带有
某种身份的自然人(职工),在法定情况下,按法定标准直接领取工伤待遇。这在简化赔偿程序、减免
劳工举钲渍任、明确赔偿数额、疵i纠纷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却有雇主存在巨额赔偿而破产的经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