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_仁_的伦理思想研究.pdf
第 卷 第 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4 Vol.20 No.4
年 月
2008 10 Journal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Oct.2008
孔子“仁”的伦理思想研究
曲 岩
(河南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
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
的伦理思想结构,它的基本含义包括爱亲、爱人、泛爱众、爱及夷狄,涵盖了忠、孝、义、悌、恕、礼、
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主要方法为忠恕、推及、道节。 孔子把“仁”作为人们的理想人格追
求,而且奠定了“仁”与“礼”相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仁;爱人;仁礼统一;理想人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B222.0 A 1008-486X(2008)04-0097-04
0 引言 基本内容,是子弟对父母兄长的第一要义。 孔子说:
[1]221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3]36 这一思想在孟子那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正所谓“孔子贵仁” 。
孔子对“仁”的理解很多,但总的来说,“仁”可以理解 里也有同样的表达,孟子曰“亲亲,仁也””[4]272 ,“仁之
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作为春秋以来的一种新的 实,事亲是也”[4]212 。 这就是说,以血缘为纽带的亲亲
伦理思潮,经孔子的总结和发展,有了自身相对独立 之爱是“仁”最深沉的自然的心理基础;“仁”作为道
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 它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根本 德意识,首先是指”爱亲之心”。
特征,构成了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一方面,孔子把 1.1.2 爱人
“仁”看成是最完美的伦理道德。 他强调君子时时刻 孔子又把“仁”规定为“爱人”。 儒家的仁爱观念
刻都不能违背“仁”的要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在任 源于家庭血缘亲情而又超越了家庭血缘亲情, 把这
何场合都要坚持“仁”。另一方面,孔子把他认为的一 种家庭血缘的亲爱之情向外扩充, 就会产生对他人
( )
[3] P10
切美好的品格,全都包容在他的“仁”之中。孔子伦理 的爱心。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 ”
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书之一的《论语》 中。 仁者爱人,其所爱的对象,显然越出了“爱亲” 的范
1 “仁”的基本含义和主要方法 围,而获得了泛爱的性质。孔子继承周公以来的人道
1.1 “仁”的基本含义 主义传统。据《论语·乡党》载,有一次退朝,孔子闻知
从字源学上看,仁从人从二,是涉及人与人之间 马厩被烧了,他首先问“伤人乎? ”而“不问马”。 [3]46 这
关系的范畴。 “爱亲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