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版《三维设计》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配套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第3课 知能综合提升 .doc
[知能综合提升]
(时间:20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 )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对农民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解析: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农民利息高低等问题,所以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的剥削太重的争论。
答案:B
2.司马光曾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这一现象在王安石变法中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措施中( )
①农田水利法 ②免役法 ③青苗法 ④保甲法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官吏的干预,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免役法也加重了贫民的经济负担,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答案:B
3.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办法的实施( )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地方治安便大有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
答案:C
4.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导致这种结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①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②用人不当 ③新法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变法者态度动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因素既有法令本身的原因如③,也有用人的原因如②,最主要的是守旧派的反对如①,④王安石态度并未动摇。
答案:D
5.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农田水利法促进了荒地开垦,保证了农业灌溉,符合题干中“耕桑富”“河淤开亿顷”的信息。
答案:A
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题干中的法令主要是富国之法,没有涉及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故①④错误。③是法令的目的和作用,②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龙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商君书》
材料二 “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保守分子唐介“数与安石争论”,“御史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针对什么变法展开的争论?这两次变法都遭到一些人反对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最初都能推行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2)结合这两次变法的教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0分)
解析:回答第(1)问“什么变法”时,主要是根据材料中提示的关键词句作答,由材料一中的“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可知甘龙、杜挚反对变法,由“秦国”得出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材料二中的提示词是“司马光”“安石过失”“青苗、免役等法”,由此可知是王安石变法。反对者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损害了他们的自身利益。能推行的“共同原因”,除了改革家自身的原因外,还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回答第(2)问时,主要结合变法的教训,注意的一点是,两次变法都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守旧势力”不能表述成“封建地主和大官僚”,因为商鞅变法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1)材料一:商鞅变法;材料二:王安石变法。
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损害了反对者的利益。
能推行的共同原因:改革者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有坚强的信念等。
(2)①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的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坚定的信心、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⑤变法要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doc
- 2013版《三维设计》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配套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 .doc
- 2013高考作文题目.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1 Culturalrelics.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1 culturalrelics1.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2 TheOlympicGames.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2 《TheOlympicGames》.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3 Computers.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4 Wildlifeprotection.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学案 Unit5 Music.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2教案 Unit5 music-Period5.doc
最近下载
- 预习材料3-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pdf VIP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VIP
-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径河延伸线工程.pdf VIP
- ECMO学习心得体会重症医学科陈仁山.pptx VIP
- 2025年度“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doc VIP
- 最高法案例库-与公司有关的纠纷02-广东某乙公司诉某甲生物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pdf
- 心力衰竭专家共识2025年.pptx
- 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