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变革和近代中国的文化之演进.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 科举变革与近代中国文化之演进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杨齐福 近代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形成的一种新文化。科举制度在近代的变革作为 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地与近代文化发生内在的联系。近代科举制度的变革既是中颈文化撞 击的产物,也是新旧文化冲突的必然要求,但科举制度的变革又对近代中国文化之演进产生 深远的影响。 西学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近代科举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西学在近代以雷霆之势席卷 神州大地,除了其自身所挟带的强大威力之外,科举考试的改革并以西学为考试内容给它的 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近代科举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在考试内容中增加了西学。《湘报》曾刊登了 1897-1898年湖湘地区科举试题,如浏阳县试题为:“伸民权可以尊君权说”、“罢谏官设 议院议”;宝庆府试题为:“光武禁奴林肯禁黑奴论”:永州府试题为“君主民主君民共主 说,”等等。@这些考试题目打上了深深的西学烙印。传教士明恩溥指出“在某一段时间里, 考试的题目明显地染上西学的色彩。那些能够在答卷中多少显示一点西学知识的考生,几乎 都可以确保获得功名。对于极为简单的数学、地理或天文问题的正确回答据说也可以得到某 种成功的回报。”圆吴玉章曾参加1902年的科举考试,考试时把所学到的“新学”尽量地塞 进考试的文章中,结果县府试成绩甚佳,府试还取得了头名。四 科举考试增加西学内容的改革进而又促使士人以西学为知识取向。1894年湖南学政江标 在岁试时将试卷中“言时务者,拔为前列”,而“持迂谈者弃勿录”,“每试必如此”,于 是“凡应试者不得稍购新书读之”。∞在清末四川,“学使者发策决科,诸生试卷中或能刚 二十世纪大舞台、不自由毋宁死等语者,并得受宏奖得高等以去”,“自自乎老儒、黄口学 僮无不家喻而户诵”西学。四戊戌变法后,不少士人开始“吐弃科举之学,取时务典籍而研 求之”。@如河南士子王锡彤1898年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在京大购书,“计购得者十三经注 。述试题题目分别见《湘报》第32、39、136号。 in 圆ArthurH·Smith。D.D.VillageLifeinChina:月Study It·Rrevel] Sociology,Fle廖ing York,,融只PPl35.转引杨天宏《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Company。flex 第110页。 国吴玉章: 《吴玉章同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第15页。 国蔡尚思等编: 《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4页。 @《华阳县志》卷十六人物十。转引何一民: 《转型时期的新社会群体》,EI)II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 页。 @《南川县志》卷七。转引何一民: 《转型时期的新社会群体》,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478 ’近代中周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 疏、钦定七经十七史、弘简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方舆纪要、资治通鉴前后编、二十二子、 正谊堂丛书、白芙堂算学,及名人文集、泰西译本共约数十百种”。∞于是,许多过去专卖 科场书的书店也纷纷改卖西书。皮锡瑞在其朋友的书店中看到“多算学、医书,而八股、诗 赋、楷法”之类几乎无人问津。∞连外国传教士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一位四川传教士在给 广学会的信中说:“现在(指戊戌时期)科举考试制度的改变引起了人们对西方知识如此史 无前例的需要”@。1902年江南乡试,一书商在考场前卖书,从其所销售的书籍来看,历史 类书有38种,卖出893部;地理类书19种,销出337部;政治类书27种,卖出533部; 经济类6种,卖出168部;而科场书仅有5种,只卖出46部。蚴 科举考试内容的改变致使读书人的主要思想资源从孔孟之道向新学转变,学者认为其 影响所及恐怕不亚于后来的科举制度废除。@“国家取士以通洋务,……凡有通洋务、晓西 学之人,即破格擢用”。这样士人如果要想继续走仕进之路,那么他们就必须对西学给予科 举的冲击作出回应,也就是说必须转向以话学为主流的知识体系,因此“天下之士莫不舍孔 孟而向洋学。”@我们以皮锡瑞和刘大鹏两人的经历为例,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