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定稿).doc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定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定稿).doc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13)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答案:B 2.(2007?江苏?14)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答案:A 3.(2008?江苏?13)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答案:C。 4.(2009?江苏?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答案:B。 5.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下列哪个朝代?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7.(2011?江苏?5)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答案:A。 8.(2013?江苏?3)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答案:A。 9.(2013?江苏?7)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答案:D。 二.判断题: 10. (2008?江苏?3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基本模式(基本形态),“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的经济政策 答案:A。 11.(2009?江苏?31)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了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答案:B。 12.以下画像石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场景,其中反映出的牛耕技术在我国汉朝已经出现。 答案:A。 13.(2012?江苏?31)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辉煌,劳动者创新发明了众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答案:A 14.(2013?江苏?3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技术水平明显高于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答案:A。 三.材料题: 15.(2012?江苏?36)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汉画像砖市并图 材料二 燕、赵、秦、晋、齐、粱、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李鼎《李长卿集》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 《耕织图·耕图》[清]焦秉贞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联系所学,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3分) (3)材料三作者如何看待工商地位?作者的理由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3分) 答案: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