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与治理.ppt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大气环境 一、大气圈及其构造 1、大气圈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在通常状态下,可以认为从地表至1000-14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度。在大气圈中的大气分布不均匀,随着离地表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 2、大气圈的组成 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以及大气垂直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变化,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下层,是指从地表至离地10-12km以内的这一层大气。对流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只有十几千米厚的对流层的空气量就占了整个大气层大气总质量的75%左右。 在对流层中,正常条件下的空气温度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但有时会形成逆温。 (2)平流层 对流层以上直至离地表50km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中没有什么尘埃和水汽,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因此平流层大气处于平流状态,气流稳定且透明度好,适宜飞机飞行。然而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则会长期滞留。 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所以一定厚度的臭氧层的形成对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平流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中间层 平流层顶至离地表80km 这一层。 (4)电离层 在离地80-500km左右的这一空间称为电离层。 (5)散逸层 电离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逸散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 二、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恒定组分 (二)大气的可变组分 (三)大气的不定组分 (一)大气的恒定组分 大气的恒定组分是指大气中的O2、N2和稀有气体。在近地层大气中这些气体组分地含量几乎可认为使不变的,它们约占大气总量的99.96%。 (二)大气的可变组分 主要指CO2和H2O(g),这些气体组分受不同地区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正常状况下,H2O(g)约占0-4%,CO2约占0.033%。 由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所组成的大气称为洁净大气。 (三)、大气的不定组分 大气中的尘埃、硫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是大气中的不定组分,当它们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污染源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动植物及物体的现象,叫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源 按发生类型分: (一)、工业污染源 (二)、农业污染源 (三)、生活污染源 (四)、交通运输污染源 按排放空间分: 1、高架源: 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排放污染物, 如电厂烟囱等 2、低架源: 在地面上或离地面高度很低的排放源 按排放形式分 1、线源 沿着一条线排放污染物,如汽车、火车等 2、面源 在一个大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煤田自燃的煤堆、密集而低矮的居民住宅烟囱群等 3、点源: 集中在一点或在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烟囱等 三、大气主要污染物 (一)颗粒物 (二)含硫化合物 (三)氮氧化物 (四)碳氧化物 (五)光化学氧化剂 (一)、颗粒物 1、颗粒物是指大气中弥漫着的固态和液态物质,成份较复杂。 (1)总悬浮颗粒物:用标推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用TSP表示。其粒径多在100um以下,尤以10um以下的为最多。 (2)飘尘:颗粒物粒径小于10um 的颗粒物称为飘尘。它们能长时间地悬浮于大气中而不沉降下来。 (3)降尘:颗粒物粒径大于10um的颗粒物叫降尘。它们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很快降落到地面。 (4)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目前目际标准化组织建议将其定为粒径≤10um。 2、大气飘尘的危害 据分析,在总悬浮颗粒物中 硫酸盐 : 约10%(主要为硫酸铵) 硝酸盐 : 约5% 金 属 :约5%(三十多种,以铁 为最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多重抗性乙醇酵母.pdf
-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发展趋势.pdf
- 基于多源数据的内蒙古中东部积雪厚度研究_王赵明.pdf
- 基于小波分析的河北平原降水变化规律研究_许月卿.pdf
- 基于小波变换的油膜光谱特征研究.pdf
- 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能见度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pdf
-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工业遗产旅游展示效果评估研究――以武钢博物馆为例.pdf
- 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_张彦芝.pdf
- 基于弹性原理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模型数值模拟.pdf
- 基于强度与模态灵敏度分析的轿车前副车架轻量化设计.pdf
- 2025年河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2).docx
- 中卫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pdf
-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简答题练习(分单元编排,附参考答案)(2025秋).docx
- 兴城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pdf
- Unit 2 Amaing numbers 课时3 Section 2 Grammar(分层作业) .pdf
- 2026届泰州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如东高级中学、靖江高级中学、宜兴中学 英语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浙江省嘉兴市重点名校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普通高中2026届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中山纪念中学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