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作业规范(文本).doc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作业规范
2006年12月15日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作业规范
一、目的:
为使明德小学师生进行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能了解其范围、定义(原则)、作业程序及要领、责任区分等有所依循,而订定本规范。
二、范围:
诵读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及西方文化智慧经典等。
三、定义(原则):
让学生经由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的陶冶,能弘志明德、发扬勤劳朴实的校风,启动传统,继往开来,真正站在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基石上,并吸取西方文化智慧,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四、作业程序及要领:
制定作业流程及工作细目检核表-由校长、教师及相关部门组成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委会)作整体性规划,针对工作重点与计划、工作分配(导读规范设修订及说明、进度安排、教导规划、学习效果记录及读本保存管理)、经常性工作、教育训练、执行督导与考核等制定作业流程及工作细目检核表。如附表一、二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责任班级规划-按学生年级安排责任班级负责执行及督导规划。如附表三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操作规范-经典导读教学要领包括:口诀、领读、反复诵读、四到、声调、进程教学、复习与预习、小老师制度、辅助活动等供执行参照,操作规范由指导委员会视实际需要增(修)订。如附表四
辅导教育活动-加强其它教学环境布置,如生活教育之图片、标语、各类专栏、辅导活动系列展等。
检查促进改善-充实检查并提升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水平。如附表五
征询各方意见-沟通观念、督导改进,利用各种集会,征询各方意见,研讨推行方法,并随时检视缺点,以提高实施绩效。如附表六
五、责任区分:
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诵读。
成立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指导委员会,负责规划、分配责任班级及执行督导考核等工作。
六、本规范由校长核准后公布实施,修正时亦同。
附注:
本规范为捐方以往经验之累积,要把一项理念执行彻底,所必定需要的管理重点及作业方式仅供参考,希望各校依实际状况加以修改,但必须提升管理,才能打下良好执行基础。
附表一 明德小学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作业流程
明德小学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作业流程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作业流程 文件编号: 制订日期: 年 月 日 作业目标:使明德学生经由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的陶冶,真正站在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基石上,并吸取西方文化智慧,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作 业 流 程 重 要 作 业 事 项
一、研(修)工作重点与计划
↓
二、工作分配与说明
∣
∣
∣∣
↓
三、经常性工作
↓
四、教育与训练
↓
五、执行、督导与考核
1.组成指导委员会
2. 研(修)订学年(期)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工作重点与计划。
二1.操作规范设(修)订及说明、进度安排、教导规划、学习效果记录及读本保存管理等工作分配。
2.落实职务代理制度。
三 各班级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工作提醒。
四 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示范。
五1.督导、检查执行绩效。
2.年度(学期)执行之检讨与列入季(年度)考核。
附表二 明德小学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工作细目检核表
明德小学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工作细目检核表
重 要 工 作 项 目、时 程 及 细 目 负 责
单 位 协 办
单 位 绩效
检核 备 注 研(修)工作重点与计划 1.指导委员会成立或改组 2.前一年实施经验检讨 3.研(修)订年度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工作重点与实施计划 4.修、订作业流程;操作规范 5.设计(修正)检核表格 6.计划会签与公告(○○月○○日前完成) 工作分配与说明 1.工作事项分配(○○月○○日前完成) 2.工作分配表公告及印送各负责人员(○○月○○日前完成) 3.操作规范工作内容、重点与要求标准向各负责人详细说明(○○月○○日前完成) 4.邀聘专业老师指导(○○月○○日前完成) 5.落实职务代理制度 三、经常性工作 四、中华(西方)文化经典诵读示范(○○月○○日前完成) 五、执行、督导与考核 1.每周定期检查1~2次 2.待改进者通知负责人要求改善(每周) 3.每周汇整检查资料送指导委员会检核 4.每月汇整资料送校长审核 5.实施满意度调查与意见搜集 6.实施办法检讨与方式创新(每学年) 7.教育训练定期检讨(每学年) 8.执行情形列入季考核 9.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