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打造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文本).doc

中国技术打造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文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技术打造巴西电力高速公路(文本).doc

中国技术打造巴西电力高速公路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5日 ? 03 版)   控制室墙角处的文件架上,整整齐齐地挂放着一排A3纸大小的夹子。克莱伯总监随意抽出一个,翻了几页。表格上除了有年月日的字样外,记录栏里全是空白。“变电站的事故都记录在这些文件中,我们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和线路畅通。”克莱伯总监说。   在控制室的门旁,一块印有中国国家电网标识的牌子上,黑色马克笔写下的记录是“2103天无人员伤亡,无严重停电事故”。   2103天,也是国家电网公司运营这条巴西输电线路的时间。   跨越文化障碍,“硬磨”出来一条路   5年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巴西注册成立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巴西”),两次收购12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这些以输电线路为主的资产位于巴西经济最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覆盖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电力负荷中心。   本报记者不久前走访了圣保罗州里贝朗普雷图变电站,该变电站所在的工区负责运行和维护巴西东南部10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76名员工全都是巴西人。   如果不是员工工装上贴着的中巴两国国旗的袖标,也许没有人会知道,管理这个变电站的是远赴重洋来到南半球的一家中国公司。   “在巴西站稳脚跟,我们坚持的就是本地化发展思路。”国网巴西总经理蔡鸿贤这样对记者说。   在记者采访的员工看来,5年前的并购进行得非常平稳,几乎没有“换老板”的感觉,最初并购的7家特许权公司的员工全都留用。克莱伯总监告诉记者,国网巴西接管工区后,延续了原来的员工结构和薪资政策,还给了工区很大的自我管理空间。   在国网巴西担任副总经理的巴西人哈蒙做管理工作已经多年,被中国同事亲切地称为“老孟”。老孟认为,完美的并购首先要过企业文化不同的难关,语言是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一开始我很好奇,这场跨国并购将怎样克服语言障碍?一家中国企业在巴西并购了一家有西班牙背景的企业,所有的谈判和文件使用英语。这看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但最终成功了!巴中员工在不断的磨合中形成了默契。”老孟说。   目前,国网巴西共有400多名员工,中方人员仅34名。公司设立了以“融合”为要素的管理制度。主管经理定期向员工“敞开大门”,倾听意见;定期举行全公司研讨会,让所有员工看到公司取得的进步和面临的问题;派遣巴西员工到中国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国网的企业文化,提升业务水平。   公司办公室里悬挂的毛笔字“出门易,铺路难”,既是国网人在巴西5年开拓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对中企走向世界的深切体会。   公司副总经理曲扬亲历了成立之初的艰难。他告诉记者,他们刚来巴西时,对企业国际化的认识仅限于书本和材料。   让公司管理和运营适应复杂的准入和监管政策,每一项都经历了艰难的磨合。仅项目环保许可证就要经过重重审查与评估,平均耗时一年半以上。劳工、税收等政策也与国内截然不同。国网巴西的发展之路是一条“硬磨”出来的路。   “企业的文化融合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但我确信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有着与中方员工“磨合5年”经验的老孟信心十足。   维护市场规则,系统性整合对接   巴西电力行业长期由巴西国家电力公司和几家欧美电力巨头垄断,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格局和规则。中国企业进入,是破天荒第一次。   中国人能行吗?他们会改变我们的规则吗?   “要打消对中企的不信任,就必须用行动证明我们是市场规则的维护者,我们可以比巴西和欧美企业做得更好。”曲扬说。   对外人来说,国网巴西并购成功好像只是换了一块牌子而已。巴西电网的管理经营权,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在欧美和巴西的公司手里转来转去。但国网带来的,不只是换牌子。   在里贝朗普雷图变电站的控制室里,克莱伯指着一台贴有华为标牌的设备说,变电站的全部信息都会即时通过这些数据传输设备送到里约总部集控中心。   500多公里之外,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国家电网大厦的集控中心里,中巴两国工程师正注视着电脑屏幕上不停滚动的数据。   巨大的电子屏上,各种色彩的荧光线路清晰地显示出不同区域电网的运行状况。国网巴西管理的6748公里输电线路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间7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   集控中心2012年开始运行,它整合了原有的系统资源,将分设在不同州市的区域变电运行中心的即时数据传输到里约,上接巴西国家电力公司调度,下接各个变电所,实施全方位同步监控。这个由中国南瑞集团设计建设的集控中心刚一投入运行,就赢得了巴西同业的赞誉。   打造拉美之最,美丽山项目启程   工程师夏毅向记者介绍了另一项正在推进的重大技术进步。在巴西最新版的电网分布图上,有一条十分醒目的新线路。它起于北部帕拉州亚马孙河流域的美丽山水库,止于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全长2084公里,被称作“电力高速公路”。   这条“公路

文档评论(0)

ltc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