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x年x年会.doc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
会议简报
主办: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第五期 承办: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会议报道】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民法总则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1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人格权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2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不动产登记与物权法”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3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民法典编纂”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4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继承法修订”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5
【观点摘要】
第一组:民法总则立法中的重大问题 8
第二组:人格权立法中的重大问题 17
第三组:不动产登记与物权法 25
第四组:民法典编纂 30
第五组:继承法修订 36
【会议报道】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民法总则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主持人:张 弛(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胡卫萍(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东交通大学法学系主任、教授)
2014年9月28日上午8:30—10:30在长沙碧桂园凤凰酒店温莎厅召开了民法总则讨论会。会议由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东政法大学张弛教授和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东交通大学法学系胡卫萍教授主持,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董学立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于飞教授针对主题发言分别进行了评议,之后,与会的各位学者围绕着研讨会的主题,畅所欲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陈光华教授以《负担、处分、债权、物权行为与法律行为疏议》为题,向与会学者阐述了他对负担、处分、债权、物权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看法。他认为,法律行为应该是指,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并且根据意思所指产生法律效力或法律效果的行为。它的内容是立法者基于价值判断规定的而不是基于从生活中复制、提取出来的实证分析、事实判断,界定一个法律行为应当以当事人的行为目的为标准。法律行为的效果要件因法律对具体法律行为的要求不同而各不相同,从效果要件的层面观察,法律行为表现为基于一个行为目的的多个法律效果要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王丽莎副教授接着在名为《精神障碍患者自我决定权的民法保护——以意思能力为基础》的主题发言中,和与会者分享了如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进行保护的观点。她认为,精神障碍患者最重要的权利就是自我决定权,而是否享有自我决定权是依据其是否具有意思能力加以判断的。她认为在判断是否具有意思能力时,可以参考医学上对其自治力的评判。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孙山博士进行了名为《民法领域中创造性司法的实现途径及其边界——以原则和规则的区分为基础》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如何在大陆法系的语境下实现创造性司法以弥补成文法灵活性的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民法学界的难题。在法益分类的基础上考察原则与规则的区别与联系,不难发现,应当通过严格解释部分民法基本原则的方式实现创造性司法,以此保障法益的生成。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付俊伟博士在《民法典的编撰——以欧盟民法典为例》 的发言中介绍了《欧盟民法典(草案)》的立法背景与历史沿革,同时,他强调,我们国家在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借鉴《欧盟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和立法技术,使国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人格权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小组第二场讨论综述
主持人:李永军(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副院长、教授)
彭熙海(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4年9月28日上午8:30-10:30在湖南长沙碧桂园凤凰酒店拉齐奥厅会议室召开了“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人格权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小组第二场讨论会。与会学者继续围绕主题“人格权立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发表各自见解。
首先发言的是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张伟教授,他以自杀问题为视角,从法伦理学的角度对生命权的决定与处置进行法理分析。提出生命权的权利人对自己的生命享有有限的支配权,即在私人领域是可以自治的,然而一旦进入公共领域涉及公共利益时则应受到约束。从法律、从社会制度的设立上使人感到“温暖”:既能尊重自然人真实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保障生命权。接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王叶刚讲师认为人格权强制商业化利用构成对他人人格权的侵害,权利人因此遭受损失的,有权请求行为人赔偿。在请求赔偿时,其不仅需要证明其客观上遭受了实际的财产损失,而且也需要证明其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只有妥当解释《侵权责任法》第20条所规定的“造成财产损失”的内涵,才能对权利人提供更为充分的救济,预防人格权强制商业化利用行为。四川大学法学院钱向阳副教授认为民法典编纂中关于人格权的争论没有抓住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