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试卷一标准(参考)答案(文本).doc

中国现代史试卷一标准(参考)答案(文本).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史试卷一标准(参考)答案(文本).doc

中国现代史试卷一标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答案如下,每小题1分。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罢免卖国贼 拒签和约 2.《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中俄关于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各协定》 3.“八七会议”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4.蔡廷锴 蒋光鼐 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 5.《论持久战》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6.1942年 远征军 7.第三条道路 中间路线 8.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 6分,共 30分)答案要点如下: 1.第二次护法: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组军政府,发起二次护法运动。(2分)1922年2月初,孙中山颁布动员令,分两路出师北伐。但孙中山出师北伐遭到陈炯明的反对。陈与直系军阀勾结起来,图谋夹击北伐军,并于6月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陈炯明的叛变和第二次护法的失败,使孙中山遭到了一次沉重的心理打击,再度陷入苦闷和傍惶之中。就在这时,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从此,开始了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4分) 2.艳电:1938年底,日本改变对华作战方针。军事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同时对华发表近卫三原则“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3分)在日本政治诱降下,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陈碧君、曾仲明等逃离重庆,发表艳电,公开投敌。(2分) 3.绥远抗战 1936年11月,在日军配合下,德穆楚克栋鲁普指挥李守信和王英伪匪军侵入绥远,进犯陶林、红格尔图等地。(2分)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率部奋起还击,在南京政府的支持下和阎锡山晋军的直接援助下,先后发起红格尔图之战、百灵庙战役和锡拉木楞庙之战,三战三捷,给日本关东军指示下的伪蒙军以毁灭性打击。全国人民从城市到乡村,各阶层尽其所能支援绥远抗战,形成援绥热潮,充分表现了抗日救亡形势的高涨。(4分)YC wd w5?8T3}eJ9v,c-{~3I 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一次反共事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2分)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了严重危机,几乎陷于破裂。事变发生后,由于中共中央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了政治上全面进攻、军事上取守势的正确方针,结果既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又维持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局面。(4分),T(A/jCY 5.中国远征军:1942年2月,日军侵入缅甸。国民政府为了支援盟军,同时也为确保对外交通线的畅通,于2月下旬由3个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由滇西入缅作战。(3分)10万远征军先后在同古、仁安羌等作战中,重创日军,并救出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创造了中国军队异国扬威的记录。但作战后期,由于盟军指挥协同失当等原因,远征军实施突围作战,大部分撤退回国,另部分先后转入印度兰姆伽整训。 kjj(w M(3分) 三、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20分) 1.迁都之争 是四一二政变前夕,国民党内的革命力量与蒋介石代表的右派力量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还是迁往南昌问题上产生的激烈争论。(3分) 1926年冬,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将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北迁武汉的决议。但1927年1月以后,蒋介石看到武汉工人运动和两湖农运蓬勃发展,以及武汉地区主要军事势力是唐生智部,担心迁都武汉不利于自己对政府的控制,便又反对迁都武汉,主张迁都于他的总司令部所在地南昌。同时,蒋还截留了经南昌北上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强行开会通过把中央党部和国府暂设南昌的决议,并通知武汉临时联席会议停止活动。1927年2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迁都武汉的决议。3月中旬,国民党第二届第三次中委会重新做出仍以武汉为首都的决定。(4分) “迁都之争”实质上是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是蒋准备公开叛变革命的一个严重步骤。这次争论以蒋的失败中告终。国民政府于1926年12月从广州迁都武汉,至1927年7月汪精卫等公开叛变革命止,统称为武汉国民政府时期。(3分) 2.中共抗战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策略原则: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磨擦高潮后,中共中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统一战线工作中的策略思想有了重大的发展,创造性地确定了几条重要的策略原则(1分): (一)、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最大限度地孤立顽固势力。(2分) (二)、在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应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2分) (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2分) (四)、在争取时局好转的同时,充分地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使全党全军在

文档评论(0)

ltc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