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性的光辉人类的胜利.doc
人性的光辉,人类的胜利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庞绍堂
同学们好,我讲这个题目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还债,因为商学院的马列主义理论课都是我上的,上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说我对二战史很有研究,希望庞老师给讲一讲二战史,我答应这个事情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把这个课开出来。我在电梯里碰到商学院的同学,有同学说:“庞老师你这个课什么时候能开,我们今年都毕业了。”所以必须要还债。第二个原因,这个题目是同学们点的,商学院MBA的教学搞得很好,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今年要办素质讲座,商学院MBA中心请了一些教授,商学院MBA中心的桑老师对我说:“同学们指名希望你讲二战,别的老师都是他自己报选题,我们MBA的同学希望你讲反法西斯战争。”有这么两个原因,所以我必须讲。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这个伟大的事情也值得讲一讲。这是我个人的原因。
我今天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个东方的原因,有一个西方的原因。重点是西方的原因,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最强大的是德国,犯的罪行最大的也是德国,当然日本也不小。这个原因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正是这个原因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性质。
作为西方的原因,高度概括起来就是德国企图为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复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是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包括俄国、日本这些国家;还有一个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当时有一个奥匈帝国,后来在一战结束以后奥匈帝国被分解,它的工业省份成为了今天的奥地利,它的农业省份成为了匈牙利,还有一部分成了捷克斯洛伐克。这场战争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
当然,这场重大的国际战争的失败,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蒙上了阴影,不同的人对这个阴影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当中有一个人对这个阴影的反应非常强烈,尽管他只是一个下士。当听说战败之后,这位下士走出战壕留下了非常辛酸的眼泪。这个下士据说作战勇猛,获得过一枚铁十字勋章。德国的铁十字勋章一般是发给军官的,而且德国军官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而这位下士得了一枚,说明他对德意志帝国是非常卖命的,这位下士在后来自杀之前还佩戴了这枚勋章。在一战战败之后,他心中萌发了为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失败复仇这个信念。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虽然也强调个人的作用,但是它把个人的作用放在整个社会的背景下去考察,它并不认为个人有决定性作用。
这个下士具有强烈的复仇理念,后来为什么能够形成纳粹主义运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根据无数学者的研究,我概括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他为德国复仇的信念以及他后来以这个信念为中心所不择手段推动的运动。这位下士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严格来说他不是德国人,他是奥地利人,因为他出生在奥地利的林茨。他从小到大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天分,据说只有在美术上表现出一些有限的天分。但是这个人在少年时代读书的时候,历史和地理学的很好,他回忆他的老师时,最推崇的就是他在林茨中学读书时候的历史和地理老师。这个人后来以为德国复仇的中心理念开展了一场运动,就是后来被发展成的纳粹运动。这个是德语,因为这个运动是一个党来领导的,这个党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语缩写就是纳粹。这个运动为什么能成气候,正是因为这个能成气候的原因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运动能成气候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德国在形成统一民族国家过程当中,极端主义、激进主义的狂热民族主义因素,这是个最根本的因素。这个观点是威廉·夏伊勒的观点。我觉得威廉·夏伊勒分析得很精辟。他写了研究纳粹帝国最重要的一本书——《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是写第三帝国最权威的一本书,现在还是这样认为。威廉·夏伊勒是美国历史学家,《第三帝国的兴亡》写作时使用了在纽伦堡获得的大量纳粹帝国的资料,这本书曾经得到美国普利策史学大奖。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观点后来在90年代出版的《一个大国的诞生》中也得到了印证。《一个大国的诞生》用了更多的篇幅写了德国激进主义文化。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国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残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遗产,神圣罗马帝国解体留下了这个支离破碎的政治遗产,这个支离破碎的政治遗产的一个特点就是诸侯分割,君主众多。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在这个土地上曾经同时出现了七个国王,大家都说自己有领导全国的权利,当然就不会统一,出现分裂,诸侯割据,三四十个邦,每个邦都是一个国家,都是诸侯统治,每个邦之间打得不停,内战不止。德国一直处于这种分裂的状态。德国紧挨着英法,在这种情况下,它在经济、科技、文化上,虽然追随在英法的后面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进程,但是由于德国内部的分裂和内战,德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始终低于英国与法国。所以在德国统一之前,德国在欧洲没有什么地位。用恩格斯的话来讲:当时德国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