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pdfVIP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pdf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6):1150-1158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黄春燕,吴 卫,郑有良,陈 黎,刘 雷,刘仁建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 625014 ) 摘要: 【目的】 研究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 【方法】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自然条件下两种化学型鱼腥草苗期和花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 变化。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 LSD 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化学型鱼腥草 Pn 日变化苗期均为典型的单峰曲线,而花期呈 双峰形;Tr日变化则两个时期均为单峰曲线;且苗期Pn 和Tr值均极显著低于花期。两种化学型鱼腥草叶片挥发 油所含组分数目苗期普遍比花期多,而共有成分和主要成分总量分别低于花期。M 型鱼腥草叶片挥发油所含化学 成分种类较 D 型多,而其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共有成分和主要成分总量却较 D 型低,且该化学型不同材料间在某些 主要成分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化学型鱼腥草在不同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挥发油化 学成分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峨眉蕺菜与蕺菜之间,无论在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还是挥发油化学成分方 面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鱼腥草;化学型;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挥发性成分 Analysis on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s and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Leaves of Various Houttuynia Chemotypes at Varied Growth Stages HUANG Chun-yan, WU Wei, ZHENG You-liang, CHEN Li, LIU Lei, LIU Ren-jian (Agronomy Colleg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compared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transpiration rate (Tr) and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wo different Houttuynia leaves chemotyp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Method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n and Tr were determined with CIRAS-1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Volatile oils were obtain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constituent was deter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Results 】The curve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Pn tended to be a typical single peak at the seedling stage and double peak type at the flowering stage. Tr diurnal variation curves at both sta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